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2 道试题
1 . 周幽王二年,西周发生地震等多起严重自然灾害,太史伯阳父由此预测:“周将亡矣!”他的理由是,天地的阴阳之气是有次序的,失序则乱。后来,周幽王废嫡立庶导致诸侯叛乱,西周灭亡。由此可知
A.自然灾害导致西周灭亡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
C.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D.天人感应观念盛行一时
2021-01-01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百越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功臣或旧贵族,让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
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B.国家政权趋于严密
C.中央权力高度集中D.逐渐抛弃商朝制度
3 . 青铜礼器在西周时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工具,是国家政权、王室威仪的象征及等级关系的标志。考古成果显示,在江南、两湖、四川地区都出现了形态一致的西周青铜礼器。这反映了
A.礼制文化加强了中央集权B.分封制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C.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D.周王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统治
4 . 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下图中属于前朝贵族封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在符合这些要素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
A.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B.用森严的礼乐制度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C.血缘关系是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D.小农经济是封君统治的主要经济基础
2020-12-27更新 | 771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出土于江苏丹徒的宜侯大簋鼎文(如图)记载,周康王(周武王之孙)在分封前认真考察地图,确定分封范围,并在宜地的宗庙举行祭祀;然后在一个特别选定的日子里,举行仪式,宣读册命诰辞:将虞侯大改封到宜地,做宜侯,给予一系列的封赏。这反映出西周早期
A.天子政治权威依赖于神权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
C.诸侯逐渐丧失世袭统治权D.分封制在实践中规范成熟
7 . 周天子本身就是姬姓家族的大宗,又通过“同姓不婚”“娶于异姓”的联姻原则,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这表明西周
A.血缘宗法的政治结构形成B.通过政治联姻来巩固分封制
C.确立了君权神授的新理论D.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在全国实行的重要制度,《礼记·礼器》记载:“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据此可知,礼乐制度的实行
A.推动了西周文学艺术的发展B.有利于全国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违背了广大平民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齐桓公称霸后一度想攻取鲁国,但齐国谋臣以“鲁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鲁不弃周礼”为由劝阻桓公取鲁,此后,终齐桓之世,齐鲁关系一直密切。材料表明
A.宗法制有效维护了周的统治B.列国之间普遍遵守礼乐制度
C.鲁国忠诚于西周的分封体系D.西周的礼乐制度仍具约束力
10 . 商朝王畿周围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被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从历史发展看,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中央集权有效控制天下B.有力的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C.有利于国家的统一D.是对夏商朝制度的继承
2020-12-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