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2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礼义之道"崩坏,贵族们的争夺之心也随之膨胀。鲁国“公傅夺卜崎(人名)田”,齐国权臣崔杼“杀高厚于洒蓝而兼其室"。这一现象
A.缘于铁器牛耕广泛使用B.表明贵族血缘渐趋淡化
C.说明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反映井田制度已经瓦解
2 . 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官僚政治开始形成B.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2021-01-10更新 | 1242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3 .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1-01-09更新 | 10219次组卷 | 96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C.礼器制作工艺非常发达D.有利于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021-01-08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重要政治制度


材料二 秦朝政治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作用。
(2)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简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政治制度的转变趋向及其主要原因。
(3)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01-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西周孝王曾攻打西边的游牧民族犬戎,犬戎臣服于周,并固定为西周王朝提供马匹,后来他们的首领非子受周天子分封,建立秦国。从这段历史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秦国最初并非中华民族的一部分B.华夏族形成是多元融合的历史过程
C.秦灭六国是华夏文明衰退的体现D.中华文明最初起源于陕西西部地区
7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西周分封制
A.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使贵族集团形成森严等级序列D.有助于周文化的传播
8 . 历史记载,周武王攻陷殷都后,将纣子武庚封在殷都,统治殷商遗民。但不久后,武庚在殷都发起叛乱。武王弟周公东征平定叛乱后,即着手营建成周洛邑并迁都分殷商遗民于洛邑附近,令其安居乐业,洛邑由此而兴盛。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周政得到殷商遗民广泛支持B.实施分封制弱化了中央权威
C.宗族势力是周人的立国之基D.西周重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
2021-01-04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9 . 《论语》记载:“列诸主在太祖庙堂,太祖之主在西壁东向,太祖之子为昭,在太祖之东而南向,太祖之孙为穆,对太祖之子而北上,以次东陈,在北者日昭,在南者为穆,所谓父昭子穆也。昭者,明也,尊父,故曰明也;穆,敬也,子宜敬于父也。”这表明
A.宗法制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周王拥有天下共主的地位D.宗法制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10 .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召大臣公子宋去却故意不给他吃。公子宋伸指向盛甲鱼的鼎里蘸了点汤,尝了尝就走了。郑灵公大怒,欲杀公子宋,后来反而被其弑杀。这反映出,当时
A.天子权威受到挑战B.礼乐制度已经动摇
C.宗法制度走向崩溃D.诸侯之间矛盾尖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