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1 . 《殷周制度论》中对某个制度有这样的记载“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该制度应该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井田制
2 . 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
A.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B.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
C.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
3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二者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B.前者贵族政治后者官僚政治
C.二者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二者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2020-11-14更新 | 171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与材料描述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内外朝制
2020-11-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秦朝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什么地方制度?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相比有哪些变化?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
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
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
2020-10-21更新 | 398次组卷 | 38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严格的等级关系
2020-10-21更新 | 272次组卷 | 8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大克鼎内壁铸有铭文,前半部分是克用华美的词语颂扬其祖父师毕父的功绩,后半部分是周天子重申对克职务的任命,克跪拜叩首,乃铸造大鼎以颂扬周天子,并祭祀祖父师毕父在天之灵。其铸鼎的目的体现了
A.王位传承B.宗法血缘C.中央集权D.权利更替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

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材料二   《史记˙商君列传》所说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此举体现了国野制度崩溃,国人与野人界线泯灭的变化。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事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

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

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成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从秦统一天下后将县的幅员定为“大率方百里”的原则看来,在商鞅集小乡聚为县时,必然也已有某种分划的原则。

同时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的完善。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秦国地方行政制度有何重大变化?对秦国加强统治有何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如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B.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
C.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10-05更新 | 5624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