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同姓

今山西

同姓

今河南北部

同姓

今山东南部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东部

同姓

今北京一带


A.同姓亲族B.功臣C.商王后代D.贤能的平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有(     
A.从禅让到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礼治到法治D.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2022-10-09更新 | 131次组卷 | 7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乐器中的钟、磬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重视祭祀活动B.乐器制造水平高C.等级秩序严格D.社会生活政治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
2022-08-08更新 | 4313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周王室通过分封将土地划分给诸侯,诸侯拥有分封土地的资源和收益,也需向周王室进贡。分封后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这说明分封制(     
A.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B.确立了“家天下”的统治
C.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D.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格局
6 . 在周代伦理中,宗族成员间只论宗子与普通人的关系,普通族人“虽富贵,不敢以富贵入宗子之家”。在丧葬制度中,大宗死亡,族人即使无“五服”之亲,也须为之服“齐衰三月”。这说明,西周(     
A.通过丧葬制度巩固了分封制B.建立了较为森严的社会等级
C.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D.依据血缘关系建立政治秩序,
7 . 周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等级制
8 . 西周周成王、周康王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民和睦,天下宁,颂声兴”,史称“成康之治”。这主要得益于(     
A.政治制度适应社会状况B.嫡长子继承保障了政治稳定
C.铁犁牛耕引发生产变革D.井田制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的有铭青铜器由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由诸侯国制作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王窒、王臣的青铜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政治的破坏B.礼乐制度的衰落
C.中央集权的式微D.治铸技术的提高
10 .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据此可知,西周建立此防线的目的是
A.加强对东部诸侯管理控制B.推动政治中心逐步东移
C.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D.联合诸侯防范犬戎进攻
2022-06-30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