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许倬云认为周朝“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作者旨在强调“周人统治的机制”
A.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C.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 . 《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说,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途径,具有东方型早熟的特点,进入文明社会时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统治者得以利用氏族制并将其发展为宗法制,宗法制较氏族制最大的不同在于
A.强化血缘纽带B.以农耕经济为基础
C.以宗族伦理为本位D.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3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B.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
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D.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
2022-04-22更新 | 1607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2022-02-04更新 | 210次组卷 | 45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明代宗时,想让自己的儿子取代英宗的长子成为皇太子,但是害怕诸阁臣不同意,便赐首辅、次辅各黄金百两,赐阁员各五十两白银,希望他们对更易太子之事票拟上呈。明代宗害怕阁臣不同意是因为(     
A.内阁操纵国家重大事务B.皇帝没有实权
C.其做法违背了宗法制的原则D.内阁位高权重
2022-01-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下列符合这些要素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     
A.封建君主专制B.郡县制C.分封制D.宗法制
2022-01-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春秋初年,郑庄公去世后,郑国政权频繁易主。下表为郑庄公诸子在位的情况。这一现象反映了
谥号、姓名在位年限在位时间
郑厉公姬突4年公元前700—前697年
郑昭公姬忽2年公元前696—前695年(复位)
郑子裹姬粤7个月公元前694年
郑子婴姬婴14年公元前693—前680年
郑厉公姬突7年公元前679—前673年(复位)
A.传统政治体制的变动B.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
C.宗法血缘关系的崩溃D.各封国有较大的独立性
9 . “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
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2022-01-17更新 | 326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判断西周墓葬主人身份时,随葬品若不见乐器和兵器,而有数量较多的玉器,可以作为判断墓主人为女性的一个标准。学者的这一观点旨在说明礼乐制度
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血缘宗法关系的变革
C.明确了尊卑等级和身份差异D.强化了国家治理的法治观念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