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陕北地区在春秋时期是狄人的主要活动地域,近年在陕北绥德、榆林、米脂、延川、延长、延安等地区出土大量战国时期代表中原文化的铜礼器和铜兵器,而代表狄文化特色的物品则很少见到。这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华夏化程度加深B.华夏族的认同感开始产生
C.南方北方的文化交流频繁D.青铜器已得到较广泛应用
2 . 春秋初期,诸侯国中只有姬姓的鲁、蔡、卫、晋、郑、燕等诸侯国被称为“诸夏(华夏族)”。而到战国时期,曾被看作蛮夷的秦、楚、越等地处边远或外姓的诸侯国也被称为“诸夏”。出现这一变化说明
A.战国时期局部统一的基本实现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产生并发展
C.国家治理体现家国一体的色彩D.周代分封制下的疆域得到扩展
3 . 《尚书尧典》记载,炎黄族群的首领舜担任邦国联盟首领后,任命禹为“司空”,主持治理洪水、平定水土;任命东夷族群的首领皋陶为“士”,主持刑罚。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官僚政治的初步形成B.族群交融程度的加深
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华夏认同观已经确立
2021-09-2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历史试题
4 . 先秦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曰,蛮夷戎狄“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后来的《史记·秦本纪》也指出,华夏“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而“戎夷无此”。据此推知,当时华夏与蛮夷的区分标准本质上是
A.血缘关系与宗法观念B.衣食风尚与礼乐法度
C.民族心理与风土民情D.文化选择与文明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