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的主张、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邾国占卜迁都之事,结果是若迁都就会对民有利而对君不利,邾文公说:“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敬天保民思想进一步发展B.人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
C.百家争鸣推动了政治变革D.民贵君轻主张得到传播
2 . 孔子称赞卫国人口富足,指出“足食、足兵”百姓就会信任统治者;孟子提出,“广土众民,君子欲之”;荀子说“土之与人也,国家之本作也”。这些思想在当时(     
A.有利于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B.促进分封宗法制度瓦解
C.反映不同阶层共同理想追求D.导致社会等级秩序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孔子看来,统治者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化万民,使之“有耻且格”。孟子认为人如果仅仅“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就跟禽兽没有什么区别,国家必须要“教以人伦”。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注重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强调思想教化的重要性
C.迎合贵族阶层政治诉求D.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2023-12-05更新 | 32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前冲刺(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在评价某先秦思想家时指出:他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并从人民立场出发,建构了一套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他提出的“天民”观认为天与先王都兼爱万民,为政者应以爱民之心,行利民之政,把人民之利提升到了一个至高的位置。下列主张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C.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D.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礼”,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荀子主张“隆礼重法”;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反映出儒家思想(     
A.一直引领时代的主流思想B.随时代发展不断赋予新内涵
C.有助于重新构建社会秩序D.满足了所处时代统治者需要
2023-11-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孔子认为,各国的君主和贵族,只要把对自己亲属的爱推施于人民,那么理想的盛世就会到来,各国内部的矛盾和各国之间的残酷斗争就会消除。这说明孔子主张(     
A.“非攻”B.崇礼尚贤C.“仁”D.阶级平等
2023-11-2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华夏族群扎根的中原地区乃是天下文明中心,中原以外的其他部族,茹毛饮血,按方位分别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其核心内容,其中“礼”作为礼法制度,上以治国,下以规定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孔子在判断华、“夷”之区别时,主要以是否遵从周王朝的礼制文化为准则。凡是遵从周王朝礼制文化者为华,有违者则为“夷”、为“狄”。《论语·宪问》中孔子指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摘编自王建旭《孔子的华夷观与华夏文化自信》

材料二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下诏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又言“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缓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后世李隆基总结为:“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唐朝打败突厥之后,唐太宗尊重突厥人的社会组织和生活习惯,突厥人的原各级官僚制度一应保存。唐太宗征服回纥各部之后,册封回纥各部首领为王,回纥各部作为藩属国定期上贡唐朝廷,唐太宗由此被回纥各部尊为“天可汗”。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华夷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民族观念有何不同及其不同的原因。
2023-11-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含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表中的言论(     

言论

出处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A.强调个人道德修养B.催生仁者爱人思想
C.反映社会道德失序D.标志人文主义产生
2023-11-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朝历代对孔子称谓的变化

时期对孔子的称谓
春秋战国“孔子”、“孔夫子”(也就是在姓氏后面加上当时通用的敬称)“孔丘”(“摇唇鼓舌 , 擅生是非 , 以迷天下之主”)
汉代“至圣”“褒成宣尼公”(使其位列头等爵位)
北魏“文圣尼父”
隋朝“先师尼父”
唐朝“先圣”“文宣王”(地位与天子比肩)
宋朝“衍圣公”、“至圣文宣王”(“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元朝“大成至圣文宣王”

——摘编自王荣芳《圣人孔子与专家孔子》


围绕材料中任意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的年代,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B.荀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C.孟子认为人性善,主张隆礼重法D.孔子认为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2023-11-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