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2024-04-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政治制度的转型
C.经济的发展D.统治阶级的提倡
3 . 墨子说“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主祭祀之官)”;孟子谓“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韩非子也提到“为人子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宗庙不灭之谓祭礼不绝”。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墨儒法三家皆注重礼乐制度B.社会转型进程的艰难曲折
C.诸侯借助宗法制来扩大势力D.宗法观念仍有重大影响力
2023-12-24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黄金时代“外部条件”的是(     
A.政治集权制度形成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学术环境相对宽松D.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藏富于民”“轻徭薄赋”,墨家主张“节用利民”,法家主张“以政裕民”。这些富民思想的产生,反映出(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削弱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D.社会变革期的现实需要
2023-12-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礼乐崩坏,诸子蜂出,各引一端,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出百家争鸣中三家学派所提出的“塑当世之秩序”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社会地位转变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摘编自《论语》

材料二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封建”秩序开始瓦解,周王室式微,各诸侯国之间斗争剧烈,“井田制”逐渐崩溃等一系列经济变革,使得原先的贵族等级制度走向解体,与之相关的周代礼乐文明也难以维持,在动乱和战争中,百姓生活常常陷入困顿和窘迫之中。这个时候,孔子将目光再次转移到了“君子”身上,只不过这个“君子”不再是享受庇荫的世袭贵族,而是以新兴士人为主的群体,可以在位,也可以暂不在位,但都必须具备某些特质。

——摘编自王云路《君子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言论中的“君子”形象。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君子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3)若要进一步探究先秦儒家君子观的发展,还可以补充哪些材料?

8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     

A.有助于文化认同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C.加剧了诸侯割据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2023-10-18更新 | 770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对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主张、愿望和要求。这一时期,“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还有阴阳家、名家等。这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请分别列举一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
2023-10-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汉书·艺文志》中写道:“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A.兼并战争B.百家争鸣C.独尊儒术D.七国之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