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先秦诸子关于国家安危问题的讨论(部分)。材料认为,国家“安危”的关键是(     
材料出处
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慎子》
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吕氏春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A.国君B.民众C.道义D.宗庙
2 . 战国时期, 孟子认为“内则父子, 外则君臣, 人之大伦也”; 韩非子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 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了两者(     
A.阶级立场的不同B.所处时代的迥异
C.治国理念的分歧D.政治经历的差异
3 .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孟子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据此推断,两人都认为(  )
A.要以义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应以儒家道德教化为本
C.必须实现仁政与王道的统一D.需要恢复西周礼乐文明
4 .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孔孟的思想和主张(     
A.深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B.体现了民本思想
C.均记述在《论语》一书中D.借鉴了道家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道家主张“自然之道”,强调天道无为;儒家主张“君子之道”,更强调社会伦理。这两者所说的“道”都注重(     
A.重建等级秩序B.强调道德标准C.维护统治行为D.规范个人修养
6 . 《韩非子·五蠹》篇指出,“强兵得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本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
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