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法家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先秦时期的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孔子反对“巧言令色”,告诫弟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庄子则说“名者,实之宾也”;墨子更是指出“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由此可见,这些思想家具有(     
A.敢于担当的情怀B.求真务实的精神C.兼济天下的风范D.追求卓越的品质
2024-03-1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在《商君书》《韩非子》中,‘尊君权’是一个基础性理论观点,但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无论是君主还是法家,都不大可能追求‘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专制政体。”该学者意在强调,战国时期(     
A.君主尚未高度集权B.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C.国家认同观念形成D.法家思想兼采了百家之长
2024-03-06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董子高级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2月入校考试历史试题
3 . 老子提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墨子主张“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两者(     
A.对人性的认识基本一致B.政治立场基本一致
C.加剧了诸侯之间的冲突D.注重社会秩序构建
2024-02-1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征引孔子的说法:“天无二日,民无二王”,面对“天下恶乎定”这个问题,孟子说“定于一”。 墨子的政治梦想是“尚同”,建立一个层级鲜明、纪律严厉、绝对整齐划一、消灭个性和多样性的社会。老子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韩非子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二贵”“夫妻持政”是祸乱的原因。

希腊人极为推崇城邦独立自治制度,小国寡民的城邦是他们所能够想象的唯一的国家形式……希腊人容忍并且享受分裂状态,因为在他们看来,过大的国家不利于公民民主的实行。城邦领土的过度扩张,便意味着公民集团的扩大,意味着公民与国家间关系的疏远以及公共生活的松懈甚至完全丧失。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1)概括材料中先秦时期思想界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古希腊人认为“过大的国家不利于公民民主的实行”。这一矛盾在近现代是如何得以解决的?请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2024-01-23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墨子·备穴》中提及一种守城装置——“地听”。通过在城墙脚下间距相等的数口深井,将薄皮革裹紧的坛子埋入其中,可利用共振原理探查敌袭。类似的设置方式,后来被较广泛地用于古戏台的搭建。“地听”的发明和使用(     
A.始终贯彻了“非攻”信条B.凝聚了我国先民的智慧
C.说明技术创新源于战争D.表明中国曲艺源远流长
6 .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老子追求返璞归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韩非子强调“法”“术”“势”。上述思想(     
A.是社会转型的反映B.均得到不同诸侯国重视
C.具有明显人文精神D.发展成为传统主流思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先秦时期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中记载“大司徒”负责实行荒政和救济孤寡等;“遗人”具体负责日常及灾荒时的救济与施舍;《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了“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十有二曰除盗贼”等荒政措施.还规定了“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救济)”的救助措施;在为齐宣王解说周文王如何治理国家时.孟子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强调“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墨子主张通过利他和利我从而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特点。
2023-05-21更新 | 29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内容为先秦诸子关于“礼”的一些观点。这反映出(       

观点

诸子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

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墨子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荀子


A.当时礼崩乐坏的现状B.社会转型冲击文化发展
C.诸子政治理念的差异D.恢复周礼是诸子的共识
2023-03-0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提倡“兼以易别”。这些主张(     
A.与儒家学派的主张趋同B.由墨家的阶层属性决定
C.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D.是战国兼并战争的先声
2023-02-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圣贤”是中国人长久的人生价值追求。法家以为“农、战”是贤,儒家以为贤主要包括学识、行政能力与仁、义、正直、良心等道德,墨子则以为贤应包括兼爱、非攻,!节用及具有救民于匮乏和悲惨生活之中的宗教信念与使命。这说明先秦思想家(     
A.完成社会秩序重建B.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C.关注社会现实需要D.提倡建立精英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