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法家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先秦法家关于贫富有诸多言论,管子说“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商鞅提出“民富而不用”的观点,并指出“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法家学者的论述(     
A.蕴含着社会和谐的理念B.强调了君权至上的思想
C.体现出隆礼重法的倾向D.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墨子主张“非攻”,他不仅止楚攻宋,还用许多行动贯彻了这一主张。齐将伐鲁,墨子见齐将项子牛及齐王,说而罢之。还有,楚欲攻郑,墨子劝说鲁阳文君而作罢。由此可知,墨家学派(     
A.开始践行知行合一B.富有实践精神
C.重视科学理论运用D.蕴含仁爱思想
2024-05-30更新 | 20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下学期4月冲刺(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一种层层对上负责的官僚制度中,“法”尽管仍是约束臣僚的制度规范,但并不具备审查权力合法性的功能,所以当出现篡权时,法律不但不会对篡位者获取权力的方式进行否定性评价,反而会在其掌握权力后成为维护制度运行的工具。以上说法可以从侧面用来解释“百家争鸣”时代(     
A.儒学德治思想适应时代需要B.道家无为思想可以稳定政局
C.法家施政思想内涵十分丰富D.墨家兼爱思想有利社会和谐
2024-05-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他们一开始就是有组织的团体,最高领袖的职位由前任传给他所认可的贤者;团体成员都得服从命令,并且不得计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以最坚定的意志反对战争。据此可知他们是(     
A.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B.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
C.游走诸侯间的纵横家D.崇尚逍遥自由的道家
2024-05-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三)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墨子批评儒者“立命缓贫”,认为“命”的观念是“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述)之”,他提出了“有命则富而可贫,无命则贫而可富”的反命题,宣扬人的“强而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富,不强必贫”。据此可知,墨子(     
A.批判了儒家的封建等级观念B.揭示天命观对生产力的制约
C.否定了贵族执政的经济基础D.强调个体主观能动的重要性
2024-05-21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子主张“节俭”,这说明他们都主张(     
A.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B.强调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
C.推崇节俭和反对奢侈D.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2024-05-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第三次学业质量抽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先秦文献中,“圣王”的说法频繁出现,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据统计《墨子》中“圣王”出现122次《荀子》中“圣王”出现39次,《管子》中“圣王”出现46次,《韩非子》中“圣王”出现8次。这种思潮(     
A.表明诸子思想逐渐实现合流B.反映了专制王权强化的趋势
C.契合了重建社会秩序的需求D.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2024-05-13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重视生产实践,讲求科学、逻辑学知识,强调“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与该学派的思想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A.追逐实际功利B.强调严刑峻法C.倡导民贵君轻D.讲求精神自由
2024-05-12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4届普高联考届高三5月测评(六)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实行仁政、轻徭薄赋,强调“礼法并施”,法家思想主张实行法治、赏罚分明、以法为师、以吏为师,从本质上来看他们的主张(     
A.法家思想更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B.儒家思想更符合当时统治者的诉求
C.儒家思想的仁政理念符合民众的要求
D.都为了服务于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2024-05-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战国时期,慎到重视“势”,强调君主权势;申不害重视“术”,强调政治权术,健全法制;商鞅重视“法”,强调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结合;韩非宣传“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这说明,四者(     
A.代表不同政治势力B.希望建立有序社会
C.反对诸侯争霸战争D.否定儒家德治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