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后人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这就是秦始皇的三大革命:称皇帝,反封建,大一统。革命的结果,是帝国制度取代了邦国制度,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据此,无法得出的选项是
A.秦朝开创的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大一统”政体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D.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形成了长远影响
2 . 从商鞅到李斯,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名动天下,对秦统一全国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这从侧面说明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克服了来自内外的挑战
C.较早建立了官僚制D.得到了天下名士的拥护
2021-06-17更新 | 359次组卷 | 1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2君主专制的强化
3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蜕变时期: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完成了“封邦建国”向“天下国家”体制的转变;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阐述中国的蜕变。
4 .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承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
A.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B.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C.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D.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5 . 秦在“相”基础上,加一“丞"字,设丞相,含有“承天子之令,助理万机之意”,这与当时各国仅以“相"为“百官之长"有很大差别。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秦朝创立了丞相制度B.秦国创新了行政管理体制
C.秦国完善了选官机制D.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
2021-04-28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6 . 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7 . 秦朝规定,担任官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一定的家资;二、要会书写,懂法律;三、年龄在17岁(秦规定的壮年年龄)以上。这一规定
A.迎合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表明奴隶制度日益没落
C.反映出知识分子地位的上升D.折射出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2021-04-16更新 | 292次组卷 | 8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A.证明天子权力来源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2021-03-29更新 | 207次组卷 | 18卷引用:考点0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
A.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B.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C.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D.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2021-03-07更新 | 42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项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关测试】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10 .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宰相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官僚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
(4)概括材料三反映出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