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把零星核算谓之“计”,把对一定时期的经济情况的总合考核谓之“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田律曰:县官乘马过县,欲贷刍禀、禾、粟、米及买菽者,县以朔日平贾(价)受钱,先为钱及券,诟(读xiànɡ,古代的储钱器)以令、丞印封,令、令史、赋主各挟一辨,月尽发詬令、丞前,以中辨券案雠(校对)钱,钱辄输少内(收储钱财的机构),皆相与靡(磨)除封印,中辨藏县廷。

——摘编自《岳麓书院藏秦简(肆)》

材料二   明朝户部主管会计工作,省、府、州、县都有主管会计。国家按“四柱清册”制定了统一的帐薄格式——“印信文簿”,颁行全国。“印信文薄”是国家主要帐薄,具有总帐性质,规定每天登记,定期选官送部里。中央各部门,地方府、州,又设置专项分类帐薄,如盐院的“红字得”、“钞关文薄”等。帐薄的记登记实数,又登记按数量折银或钱的金额,以登记金额为主。

——摘编自王光达《中国古代会计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对于研究秦朝会计制度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会计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023-07-08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北京大学得到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收藏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简牍。这批简牍出土于同一地点,抄写于同一时期,字体主要是隶书,小部分是篆书。

卷号

简牍内容摘录

初步研究成果

《三十一年质日》记载“卅一年十月乙卯朔庚寅”“质日”为秦汉时常见的表格形式的日历

《道里书》记述了江汉地区的水陆交通路线和里程所记地名多位于秦南郡范围内,江陵、安陆、销等是县一级地名
《制衣》记录的剪裁方法是为二尺五寸幅宽之布设定秦国确定标准布幅宽“二尺五寸”;西汉初年则规定为“二尺二寸”

《田书》是各种数学计算方法和例题的汇编,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六尺为步”;
《说文》载“亩,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亩”
(1)根据上述材料提取简牍里蕴藏的历史信息,并指出简牍的史料价值。
(2)出土简牍作为一种研究历史的证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用该历史证据时应注意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窬(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上述史料反映了(     
A.秦实行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B.秦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严密性
C.秦设立急递铺负责管理传递公文
D.秦建立了高效的文书传送系统
2024-04-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76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统一·交融·复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平一宇内”。为巩固统一局面,消除各地区制度、文化上的差异,在广阔的疆域内实现有效统治,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秦朝疆域内除人口众多的华夏族外,还有许多其他民族。自此,中国形成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居的统一国家。

“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始皇所建立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行政制度与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制度紧密结合,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述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①(唐高宗)显庆二年十一月,苏定方平贺鲁(西突厥贵族),分其地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分其种落,列置州县。于是,西尽波斯国,皆隶安西都护府。

——《旧唐书地理志三》

蒲类州之印。出土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唐代北庭都护府故城,是北庭都护府下辖州县的一方铜官印陕西富平朱家道村唐墓东壁乐舞图(局部)。图中既有中原乐器(笙、箫等),也有西域乐器(箜篌、四弦琵琶等)
(2)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材料说明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

1937822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二)……七月七日卢沟桥的抗战,已经成了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三)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新阶段内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五)……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本党今天所提出的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即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具体的道路。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注:“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即《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内容包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抗日的民族团结等十条。


(3)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简述洛川会议召开的背景。
时间史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2中共十八大召开,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7中共十九大召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20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2022中共二十大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郡县制示意图


史料二   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


(1)据示意图及史料,概括郡县制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
2023-06-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湖南湘西(秦代洞庭那千灵县)出土秦简中的木方,木方上用小篆对“王”、“皇”、“制”、“诏”等部分书写用字进行了规范,并对卿、太守等部分官职名称变更提出了要求。这一史料(     

A.表明秦代采取了有效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说明秦代皇权已发展到乾纲独断的崇高地位
C.为了解秦代的郡国并行制度提供了实证材料
D.证明秦代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直接管辖
2022-10-11更新 | 519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开地斥境……(地方分为)凡十三部,置刺史。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

材料二   (宋太祖)数遣使者分诣诸道,选择精兵。凡其才刀伎(技)艺有过人者,皆收补禁军,聚之京师,以备宿卫。厚其粮赐,居常躬自按阅训练,皆一以当百。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支,致治于未乱故也。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材料三   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其最亲近扈从(皇帝出巡时护驾侍从)者,号诸班直……余皆以守京师、备征伐……太祖鉴前代之失,萃精锐于京师,虽曰增损旧制,而规模宏远矣。太祖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

——【元】脱脱等《宋史·兵志》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和汉朝国家管理制度建设的表现。
(2)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史料类型。依据两则史料归纳北宋初年统治政策调整的举措。
9 . “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     
A.史料解读法B.发展的方法
C.比较的方法D.全面辩证的方法
2023-01-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史料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令群臣议帝号时,有御史大夫(冯)劫提的建议;秦二世时,有御史大夫德参议刻石颂德之事。这说明御史大夫(       
A.监察范围较广B.具有行政职能C.分割丞相权力D.制约君主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