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晋书》记述了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首领的部族渊源,部分内容如表所示。这些记述集中反映了(     
少数民族首领记述内容
大夏建立者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朕大离之后,世居幽朔。……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
前秦皇帝氐人苻坚“其先盖有扈(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裔”,其梦想是“混一六合”
前燕建立者鲜卑贵族慕容廆“其先有熊氏(黄帝部落)之苗裔,世居北夷”
后秦建立者羌族贵族姚弋仲“其先有虞氏(舜所在部落)之苗高。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A.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B.北方各少数民族同宗同源
C.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快形成D.古代史籍编修追求客观性
2 .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B.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2023-10-23更新 | 42次组卷 | 6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文成帝时开始出现养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数量增多,集体狩猎等场面逐渐减少。这一变化反映当时北魏(  )
A.墓葬壁画风格多元B.农耕文化取得主导地位
C.游牧文化逐渐消亡D.吸取汉族先进生产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D.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散乱频繁B.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023-04-13更新 | 316次组卷 | 6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晋书》记载:前燕创立者鲜卑落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黄帝部族称号),后秦创立者光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舜帝部族称号),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居幽、翔。”这些政权创立者此举旨在(     
A.宣称自己是华夏后裔B.推动民族交流融合
C.构建其政权的合法性D.证明华夏文明先进
7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攻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2022-10-14更新 | 656次组卷 | 4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     
资料出处
十六国时期,南凉开国君主秃发乌孤在河西“务农桑,修邻好”。《晋书》
前凉沙州刺史杨宣在敦煌郡“引甘泉修阴开渠”“堰水溉田,人籁其利”。《汉唐西域与敦煌郡大事记简辑》
前秦王苻坚在“建元之末,徏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徏七千余户”。《晋书》
A.农业讲究精耕细作B.与内地经济交往不断
C.农耕经济得到发展D.先进生产方式的拓展
9 . 下图是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时期的壁画和砖画。这表明当时
A.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B.统治者积极推行封建化政策
C.汉族生活习俗在北方各民族中推广D.北方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汉族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影响
C.人民生活普遍安定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