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有研究者提出,中国古代统一帝国疆域内,集中全国最重要的武力、财赋、人才资源并提供统 治合法性的区域,是王朝统治者据以控制全国的根据地,可以称为王朝统治的核心区。下列属于十六国北朝至隋唐前期的核心区的是(     
A.B.
C.D.
2024-05-1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秦皇汉武都曾封禅泰山,汉宣帝还专门下诏制定了祭祀五岳四渎之礼。南北朝时萧梁大臣讥讽北魏为五胡,北魏大臣则以本朝“定鼎嵩洛,五山为镇,四海为家”反驳之;北魏占据青齐地区后,南朝人则慨叹“岱宗牢落,天步艰难”。据此可知,“五岳”(     
A.体现人们对自然伟力的敬畏B.成为国家疆域边界的标识
C.源自于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D.成为中原华夏正统的象征
3 . 石勒的祖先是羯族部落的小帅,石勒最开始起兵是依靠十八名“骑盗”,通过游记掠夺的方式逐步扩张势力,但当其占据河北地区后,他恢复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任用世家大族。又派遣官员劝评农桑,核定户口,恢复农业生产。石勒的政策说明(     
A.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B.少数民族封建化完成
C.中原汉族综合实力强D.少数民族文化被摈弃
2024-03-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B.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2023-10-23更新 | 42次组卷 | 68卷引用:重庆市青木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魏道武帝立拓跋嗣为太子,赐其母刘贵人死,“立子杀母”的做法被奉为立国传承制度,“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汝当续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这一制度的确立(     
A.延续了游牧民族的部落传统B.使儒家伦理道德被颠覆
C.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D.意在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南朝梁武帝设立五经馆,各地寒门士子纷纷投馆就学。学成即有考试,“其有能通一经……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据此可知,此举(     
A.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B.结束了士族对权力的垄断
C.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D.使考试成为选官唯一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1972年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中的一幅。壁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壁画中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
A.画像砖主要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B.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发展
C.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赵石勒设“君子营”,礼遇“衣冠华族”,重用汉儒张宾等,“朝会常以天子礼乐飨其群下,威仪冠冕从容可观矣”。北魏拓跋珪吸收汉族上人,制定典章制度,按照周秦以来中原王朝的规模,建立北魏朝廷。这些做法( )
A.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B.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C.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内迁D.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022-08-27更新 | 809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十六国”称谓源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书中道:“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一卜六。”崔鸿所述的这一局面
A.形成与南方政权宋的对峙B.属于少数民族政权的更替
C.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D.使得民族间隔阂逐渐消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B.民族交融是导致部分民族消失的主要原因
C.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消失
D.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