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唐代各行业有各自崇拜的保护神。茶业行业的祖师是陆羽,酿酒业的祖师是杜康,制酱业的祖师为蔡伯喈,连官府的茶库、酒库、酱库大门上都贴上他们的画像,镇守官仓。行业保护神的崇奉是为了(     
A.加强行业管理B.严守行业秘密C.规范行业标准D.扩大行业影响
2024-04-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许多诗人笔下的江南粮田千顷、稻花飘香。《唐国史补》卷下云:“凡东南郡邑,无不通水,天下货利舟楫居多”。中唐以后朝廷的财政收入更是仰仗江南,所谓“军国费用,取资江淮”。动乱中北方大量的文士和民众一起避乱江南,“唐季之乱,四方豪杰与京都士族往往避地江湖”,江南“成为一个与京城并立的文化中心”。张籍诗《江南曲》云:“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虻。……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度桥来浦里。……长江日午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杜牧亦称“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摘编自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

材料二: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许多地方,尤其是在江南,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江苏盛泽镇、广东佛山镇的发展是典型例子。据《吴江县志》:“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幼为业,始称为市。”这个时候的盛泽,“经纬机杼之声通宵达夜”、“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广东佛山,景泰时尚称“堡”,到明中叶,“佛山之冶遍天下”,成了全国瞩目的冶铁重镇。明中叶后,不仅国内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也很活跃。

——摘编自章权才《清代经学史》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晚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有学者认为“晚明社会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2024·山东德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代,岭南“十月作田,正月收粟,养蚕八度,收稻再度”;云南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农民“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农作物种类明显增多B.农业生产技术大为提高
C.农作物品种得到改良D.南方粮食产量已超北方
2024-03-13更新 | 787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育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燈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闻闻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梅关道得以开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关古道开通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识宝传说是中国口述传统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传说之一、这类传说内容的核心在于有人能从凡常之物中鉴识出罕见的奇珍异宝。

材料一   识宝传说在唐代非常繁荣。这类传说中,故事经常发生在长安、广州、扬州等地,宝物的持有者多为官僚、富豪,至少是书生之类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识宝者”往往是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等,他们慧眼如炬,识出了“传国宝珠”“破山剑”等价值连城的珠玉珍玩,还不惜重金买宝。

——摘编自程蔷《中国识宝传说研究》

材料二   明代以来,北方流行大量的“南方人”盗宝、“江西人”憋宝、“徽州商人”夺宝的故事——故事中的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讲述这些故事的北方人背后,无疑是异乡与本地、中心与边缘、对“本业”与“末业”认知差异的折射。这些故事中的宝物,大都是北方农村中本就存在但并不显眼的用物,如山西某地“水脉”幻化的顽石、庇佑河北抚宁风调雨顺的“金马驹”等。

——摘编自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识宝传说的繁荣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角度概括识宝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明朝时代背景分别进行分析。
2024-01-15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       
A.对外联系频繁B.商品经济活跃
C.汇兑业务发达D.阶层分化严重
2023-11-28更新 | 2529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业水平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唐会要》记载,针对居民突破坊墙侵街行为,自唐肃宗到唐穆宗期间政府多次发布敕文“坊或鼓未动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故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一切禁断”。由此可知,唐朝中期(     
A.经济发展冲击管理制度B.城市治理趋于规范
C.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8 . 由关中穿越秦岭通往四川的路叫做蜀道,李白曾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秦汉到隋唐时期,蜀道一直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隋唐之后,这些蜀道逐渐淹没在荒草之中,不见当年的繁华。相反,缺少优良条件的重庆却逐渐发展起来。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政治中心南移B.经济重心南移
C.隋朝修建大运河D.关中地区经济衰落
9 .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唐朝曲辕犁。这种犁操作灵活,既节省畜力,又便于深耕。通过这幅壁画我们可以了解唐朝(  )
   
A.农业技术的改进B.商业贸易的繁荣
C.农民地位的提升D.思想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2023-08-28更新 | 3659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