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期,巴蜀地区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先后被纳入州,县的管辖,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在今川西北高原、川西南山地,则设置羁庶州、县以安置归附的部族,其部众大多无州、县户口。这表明,当时唐朝(     
A.推行改土归流政策B.地方行政制度混乱
C.民族地区得到开发D.民族政策因地制宜
2 . 唐朝初年,在漠北回纥牙帐和漠南之间修筑了一千多里长的“参天可汗道”,沿途设邮驿六十六所,备有房舍、酒肉、马匹和车辆。路上的商队、使臣往来不绝。草原上的牧民也“老幼不惮遐远,悉手持方贡”南下交易。这说明唐代(     
A.鼓励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B.各民族文化得到包容和发展
C.采用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D.对外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步辇图》(如下图所示)描绘了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它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幅画作(     
A.表明当时西藏已归属于中原王朝B.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C.反映了唐代国泰民安的历史情境D.详细描绘唐代礼部接待宾客流程
4 . 从唐太宗开始便广开才路,士庶并用,新故并用,汉夷并用,特别是武则天开创“以诗赋取士”制度、“南选”及“试官”制度以后,大批出身寒微的读书人都能跻身到各级国家政权中来。长安的国子监也是一所规模宏大的国际性大学,学舍一千二百间,中外生员多时达八千余人。外国留学生(尤以新罗、日本居多)的经费主要由唐朝出。这些现象反映了唐代(     
A.国家政治的多元与包容B.国家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C.政治决策的民主与开放D.文官制度的完备与系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有一颇为独特的历史现象,即处于封建社会上升阶段的秦汉时期与处于鼎盛阶段的隋唐时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又仅存在于秦汉与隋唐时代。这就是“秦汉隋唐现象”。如:功过相参的开国皇帝,堪称典型的亡国暴君;汉唐初年治国方针的清静无为;封建治世的两个典型: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封建盛世的两大典范:汉武盛世与开元盛世;秦隋制度建设成就及汉承秦制与唐承隋制;相似的少数民族政策:和亲征战与华夷一家;汉唐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两次数百年分裂后的统一王朝与短命帝国;基本特征十分相同的秦末起义与隋末起义……

——许兆昌《秦汉隋唐现象论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秦汉隋唐现象”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朝设立的羁縻州府(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有财政上的自主权),见于记载的有856个,其数量远超历代,它们主要统辖于单于、安北、安西、北庭、安东、安南六大都护府。唐朝羁縻州府的设立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
C.推动了民族融合D.创新了边疆地区的治理模式
2022-03-29更新 | 747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等五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在西北边境设交市监管理互市,是中央派出机构。唐朝沿用隋制,继续设互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改隋交市监为互市监。《唐六典》“诸市互监”云:“汉、魏以降,缘边郡国皆有互市,与夷狄交易,置其物产也。并郡县主之,而不别置官吏。”“诸互市监各掌诸蕃交易之事”,唐代互市监的品级相对于隋代大大提高。还规定“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蕃彩,自外并不得交易。其官市者,两分练,一分蕃彩,若蕃人须籴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

——摘编自李叶宏、惠建利《唐代“互市”法律制度探析》

材料二 唐初,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川西北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到武德二年(619年),“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对于封授的羁縻府都督、刺史等职,唐朝明确规定“皆得世袭”,“其部落代袭刺史等官”,仅“天宝中国家所赐官告共三十九通”。同时,唐朝还对这些内附的“首领”们厚于赏赐,其中包括官秩很高的虚衔。同时,唐朝还积极吸收当地的民族和部落参与作战,对参与和配合出征打仗的地方首领还授予军职。通过积极采取羁縻措施,设置羁縻府州和大量封授、赏赐,唐朝强化了对川西北地区的政治领属。宋朝沿袭唐朝旧制并使用唐朝的封印,宋朝予以默认。

——摘编自黄辛建、次旦顿珠《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的羁縻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西北边境互市的贸易特点,并分析边境互市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羁縻政策的表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太宗登基不久,突厥的颉利可汗率兵打到长安城外,迫使唐太宗与颉利订立便桥之盟。贞观三年起,太宗派李靖等人率大军全面反击东突厥,大获全胜。后来,又击败吐谷浑,征服高昌,打退薛延陀,在龟兹设置安西都护府,控制了西域,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进入了全盛时期。但是,太宗对边疆少数民族并不是一味征伐,而是注重和平交往。对少数民族首领频频推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嫁于吐蕃的松赞干布,就是突出一例。唐太宗晚年总结自己的民族政策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从太宗开始,在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了羁縻府州。所谓羁縻府州,就是设立归中央管辖的府州,但这些府州沿用当地民族的原有统治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列入“编户齐民”,不承担赋役,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这些政策,使他赢得了各民族的共同拥戴,享有“天可汗”的赞誉。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并简评其民族政策。
2021-1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唐初对突厥采取的统治措施。由此可见,唐初中央政府
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置西州(吐鲁番)、庭州(吉木萨尔),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龟兹国(库车)
永徽二年(651年)将安西都护府由交河迁回高昌故都,命高昌王后裔前往镇抚
显庆三年(658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故安西为西州都督府

A.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理B.确保了西域的长期稳定
C.始终以被动军事防御为主D.维护了汉藏间友好关系
2021-07-27更新 | 59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西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