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紇、吐暮、南讯、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下列是某同学对唐朝民族关系相关知识的整理,其中对应关系完全符合史实的是(     
突厥先战后和灭西突厥,设安西、北庭都护府
回纥实行册封册封大祚荣为“怀仁可汗”
吐蕃和亲会盟9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南诏设置机构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
A.①B.②C.③D.④
2022-11-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唐朝统治者对边疆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对归附少数民族则实行较为宽厚的羁縻政策,并通过与唐宗室联姻保持着密切政治关系……如今从西域各地唐代城址、墓葬出土的儒家经典、谷物、丝绸等实物,也见证了那时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整理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956年广西酝酿成立自治区时,有的人提出“分的方案”,即主张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壮族聚居的桂西山区建立自治区,桂东主要是汉族聚居区,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仍然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制。周恩来指出:历史上由于长期的封建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处于劣势的少数民族得不到发展,处于落后的境地,如果实行分的方案,势必又陷入旧社会汉族和少数民族产生隔阂的状态,这无论是对于汉族的发展,还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发展,都十分不利。中央及广西各族各界人士经充分的协商,选择了“合的方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广西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合的方案”的实施时间及优越性。
2022-02-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宁波已建城1200周年。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唐代中后期,明州(宁波)的海外贸易已有很大发展,最初与日本通商。早期日本与唐朝交往有南北两条线路,南路又分为南北两线(如图所示)。8世纪后期开辟的“南路北线”路程较短,遇到顺风,从日本到中国只需要8天的时间。


北宋建立以后,将海外贸易的收益视作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明州是当时全国最为重要的造船基地。1078年,明州曾修造了两艘被当时人称为“万斛船”的巨舰。宋代明州港与日本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日本船舶从镰仓港出发“冒鲸波之险,舳舻相衔”,来到明州出售货物。据记载,北宋时期中国商船前往日本进行贸易的次数达70余次。当时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也很密切。1168年,日本僧人千光法师渡海前来明州,从日本运来巨型木材,帮助修建天童寺千佛阁,留下了一段中日友好交往的佳话。

——整理自曲金良《古港春秋》

材料二:互市之法,自汉通南粤始,其后历代皆尝行之,至宋置市舶司于浙、广之地,以通诸蕃货易,则其制为益详矣。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货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回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大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于是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于泉州、庆元(宁波)、上海、澉浦(今嘉兴海盐)……每岁招集舶商、于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

——整理自[明]宋濂:《元史》卷94《食货二·市舶》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由于长江水道有巨大的内陆腹地加上外国洋行的集聚,上海港很快超越广州港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宁波港的一些大宗贸易也转移到了上海港。1862年沪甬航线的开辟,宁波的对外贸易大多是通过上海港进行,直接与国外贸易的情况很少,宁波港在五口通商以后由直接对外贸易转向以国内贸易为主了。

——盖广生《中国海洋符号》


(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明州与日本贸易频繁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市舶司主管外贸“益详”的表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当时中外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商品。
(3)根据材料三,说明鸦片战争后宁波港贸易重心的变化及其原因。
4 . 边疆民族关乎国内民生与主权得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弥勒佛殿上面的“观音拂水”浮雕,具有古代美术风格,主殿门框和斗拱上的供奉天女形象,具有古代木刻特点,这些都具有敦煌石刻的笔法。整个佛殿表现了汉族工匠的高超石刻技艺,值得建筑、美术家们研究。西藏历史资料中说:“文成公主也从内地招来许多木匠、神象塑匠”,他们在这些建筑物上留下了功绩是毋庸置疑的。

——《大昭寺史实叙略》

材料二   从云南各少数民族上层政治首领的角度来看,除了不愿意接受大一统的政治统治之外,也还有文化冲突的问题,《明史·四川土司传一》记载说各少数民族的土官:“皆据险阻深,与中土声教隔离。”……因此,整个明代,云南都不断发生少数民族首领与朝廷的矛盾冲突。

——王文光《论明代的改土归流》

材料三   清朝边疆政策在……顺、康、雍时期为发展阶段。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边疆政策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西北地区准噶尔问题还没有最终解决,其边疆政策仍然处于进一步发展之中。……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内容大体有以下几项:从政教制度方面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开发和建设;从国防方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保卫;上述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围绕这些内容,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摘编自督辉《清朝边疆政策的宏观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内地工匠在大昭寺留下的功绩。从文物的角度论证大昭寺是汉藏两族友好团结的见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推行改土归流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该措施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在下列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论证。①蒙古在清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试从政教制度的角度例举清朝管理蒙古的举措。②边疆稳定关乎国家主权得失。结合所学,说明清政府捍卫边疆地区国家主权的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新罗人崔致远。他十二岁入唐,十八岁进士及第,历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居唐十六年后回国,被后人尊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从上述描述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唐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做官B.新罗大量吸收汉文化
C.唐朝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D.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6 . 西藏在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昭寺的建筑特点。

材料二   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备受尊崇。

——摘自袁南生《外交舞台上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文成公主在吐蕃“备受尊崇”的原因。

材料三   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当年,约92%的地方建立了以翻身农奴和奴隶为主的乡人民政权。自治区第一届人民表大会召开时,藏族等少数民族代表占到80%以上。5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跃发展。2014年西藏国民生产总值达920.83亿元,相比1965年增长68.5倍。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16元,是1978年的3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9元,是1978年的42倍。经过50年的发展,西藏现在已经形成了覆盖幼儿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

——摘编自陈沸宇等《辉煌50年·大美新西藏:镌刻在世界屋脊上的辉煌》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对西藏地区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及法律依据。
2021-06-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唐朝灭亡东突厥汗国后,唐太宗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唐太宗的这一措施是指
A.和亲政策B.册封制度C.羁縻政策D.土司制度
2022-04-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4年8月8日,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西藏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全面竣工,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以迷人的风貌展现在“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也是汉藏团结友谊的象征,能够佐证汉藏团结友谊的史实有   
①红宫大殿内供奉着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
②整个建筑呈现汉藏合璧的风格
③大昭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
④大昭寺内有《文成公主进藏图》的壁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