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的地方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帝国道路建设,行省总督要在任职期间保证该行省城市之间的道路畅通,对连接行省和帝国中心的大道维修与建设格外关注。经过几百年的努力,罗马道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境内的道路网可到达每一个角落,到达罗马人统治的所有地区。“罗马境内所有公路的总长度绕地球一圈还有余——共9万多公里。”罗马道路修筑最初是为军事征服目的服务,因此修筑时注意安全性。当道路在山区通过时,一般修筑在地势较高处,以避免敌人由高向低的突袭。

——摘编自王允《浅析罗马道路建设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元代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驿站制度,水陆站共计1500处左右。驿站以大都为中心,沿着几条交通干线,通达各边疆地区。元政府建立驿站,是为了“通达边情、布宣号令”。驿站每60里左右设一站,过往使臣或王公贵族需持有圣旨令牌或铺马圣旨,同时有官府出具的证明文书,方可在驿站换乘铺马,并享用政府提供的首思(按例分到的食物)。由于元朝驿站也设有水站,大都的货物通过大运河输送到泉州、广州、宁波等港口,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东亚、中亚以及更远的欧洲。东南亚、印度的香料,西洋的布匹等各种物品也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输入到元朝港口,再经元朝驿站输送到全国各地,为元代的海洋贸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驿站、客馆的建设及经济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道路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驿站制度发达的原因及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国家道路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
2024-03-29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关于各行省的上供与留用,元代中央与行省整体上实施七三分成的政策,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行省掌握留用的“岁课羡余钞”竟多达四十七万缗,正额以外的羡余,行省官往往可以“百端欺隐,如同己物”。这表明元代(     
A.行省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监察制度缺失
C.各省赋税负担不均D.中央集权体制式微
2024-03-04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元朝中书省直辖区南抵黄河北岸,西控太行要道,形成控南扼西态势。湖广行省据有岭南广西部分地区,河南江北行省包括淮河,陕西行省将秦岭及以南的汉中地区纳入。同时,行省治所设置在本省偏北狭小地区,形成南大北小格局,行省对自己北侧地区的控制力度小、掌控的关隘少。上述举措意在(     
A.扩大行省管理范围B.加强地方行政权力
C.巩固国家统一局面D.减少国家财政开支
4 . 元朝时,各急递铺置铺兵五人,负责传递文书,设铺司一名掌管铺兵,另有监察人员负责对传递的文书进行核验、查封等,后又增设提领和邮长。这一举措(       
A.有利于急递铺效能的发挥B.削弱了大运河运输效率
C.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D.加重了中央的财政负担
2024-01-30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中书省和以前各王朝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性质有所不同,它既是中央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又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代表地方,直接领有路、府、州、县。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了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朝,行省实质上是中书省的下属,要接受后者的节制和领导,但从统领路府州县的角度以及官名、品秩等侧面来看,行省与中书省又具有某种“平等”关系。

——摘编自许正文《论我国省制的沿革与发展》

材料二   明朝初年,朱元璋将省级政区的权力一分为三,改元代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辖天下各府州县,主管一省的民政,上与中央六部直接对接;后又将各省都卫改为都指挥使司,主管各省军户卫所番汉诸军,上听命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又设置了提刑按察使司一职,主管各省的监察和司法,上听命于刑部和都察院。都、布、按三司分立,三司同为封疆大吏,这显然是借鉴了宋代地方政区一分为四的统治思路,其目的无非是抑制地方长官权力的膨胀,有利于权归中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三权分立又导致了行政效率偏低,互相牵制、推诿。这弊端到了多事之际的明代中晚期更显突出。因此,自宣德年间,皇帝派遣六部或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巡抚”的名义或临时职衔前往地方,统筹地方三司。巡抚掌一省军政大权,三司在巡抚之下,各司其职。巡按御史对上至巡抚,下至州府县各官的工作进行监察,并上报中央。而中央掌握一省各级官员的任命和罢免权。嘉靖以后,面对激增的内忧外患,地方三司体制显然无法有效应对,全国开始普遍设置节制地方都、布、按三司的总督和巡抚,地方体制开始向总督巡抚制转变。

——摘编自《明代政治组织制度(地方政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元代行省“自人民、军旅、赋役、狱讼、缮修,政令之属,莫不总焉”,并享有部分紧急事务的临时处置权。但行省辖区内的宣慰司、路、府、州、县各级官员必须“受命于朝而后仕”;在军事上也是“非奉旨毋擅调军”。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B.开启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D.兼具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属性
23-24高三上·广东湛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某同学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收集到的元朝相关信息。由此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元朝(       )

政治

经济

中书省

北方沿袭唐租庸调制

行省制

南方施行宋两税法

达鲁花赤

重开大运河

科举制

长途海运航线

A.治理理念兼收并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商品经济日趋繁荣D.民族交融进程加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元朝中央政府将财政赤字的压力通过各种途径转嫁到地方,也就酿成了元代高度中央集权财政体制下的“财政集权中放权”模式。而地方政府为了正常履职,也被迫将“地方官府权力下移”,进而引发元代地方治理模式的变迁。这一变化客观上(     
A.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爆发B.加剧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地方士绅群体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元朝前期,在“尽收诸国,各依风俗”的执政思想影响下,不同职业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诉讼管辖,如有对蒙古人和两都诸色人分设审判机构。刑事案件的管辖方面遵守着属人管辖的原则,而非属地管辖。这种刑事原则(       
A.旨在维护传统封建等级秩序B.继承了德法共治的治国理念
C.适应了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D.确保了司法系统的独立运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前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阶段时期特征
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西周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先民建立了最初的多民族国家,即夏、商、西周。在这个过程中,“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
第二阶段从春秋到秦汉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加强中央集权。一些新民族加入,主要有匈奴、南越和西域各族等
第三阶段从魏晋到隋唐经过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强大核心——唐人。我国各民族初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关系
第四阶段从五代到元经过分裂,再次形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首次形成了一个以蒙古族为统治民族,以汉族为多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第五阶段明清(鸦片战争前)清朝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是几千年来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各方面密切关系所自然形成

——摘编自孙进已《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


从材料中任选其中一个或多个阶段,围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