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的地方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265年,忽必烈册封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并让其兼任宣政院的主要官员。另外忽必烈也册封西藏噶举派、宁玛派、布顿派的一些高僧,并授予他们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忽必烈的这些做法(       
A.利于加强对西藏的控制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思想
C.促进了西藏内部的统一D.开启了西藏封建化进程
2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B.促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D.彻底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2023-12-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集权解决的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价值取向问题,以中央集权为主导,以皇权为高象征,自秦朝始基本稳定延续两千年。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其根本在于保障国家的版图统一,而国家的统一对百姓而言是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否则分裂必然导致内战,内战则导致百姓生灵涂炭。对于大版图、人口众、多民族、区域差异大的大国而言,维持统一无疑具有政治上压倒一切的优先性,也是任何执政集团先进与否的关键指标。对中华民族而言,郡县制的这一灵魂至今并不过时。

——摘编自曹锦清等《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材料二   由于元代中书省宰执经常前往各地区处理军政事务,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中央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行中书省,并具备“分镇方面”的权利。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并有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构成地方监察网络。为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元政府还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此外,行省不仅管辖面积比前朝要大,如江浙行省,其辖区包括现今的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南部等地区,其作用也不尽相同,如江浙行省主要负责镇压民众、征收赋税,其治所多在水陆要道,而云南行省,为加强对边陲控制,其治所多分布在军事要地。

——摘编自曹兴兵《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郡县制实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的特点。
2023-11-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亭林文集·郡县论》

材料二   618年唐朝建立,唐承隋制,继续实行州县两级制。不过,唐代的行政区划中还有府的建制。开元元年(713年)升首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以后陆续升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过的州为府,府与州同级,只是地位略高于州。这样,州郡县三级制经隋唐统治者的彻底整顿,至唐代前期最终确立了州(府)县两级制。……唐高宗、武则天以后唐帝国的边疆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防御吐蕃、突厥、契丹军队的进犯,唐廷“于边境置节度、经略使,式遏四夷”。……帝国境内遍置方镇,其数目累增至40有余。由于节度使不仅管军事还兼管地方民政,甚至几乎囊括了方镇内的所有军、政、财、监大权、方镇(道)就实际上已是州(府)之上的高层政区。

——摘编自梁万斌《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述论(中)——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材料三   元帝国所控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权中无疑是前无古人的。元朝在全盛时期,是一个拥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九千万人口的强大帝国……随着蒙古汗国的分裂,为游牧时代所遗留下的旧行政制度已经难以管理元帝国的内部行政事务。忽必烈借鉴了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在中国北方建立行尚书省的实践,并吸取了蒙古分裂的教训,逐渐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主张“行汉法图大事”,从古代的中原政权汲取经验以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摘编自孟志轩《元代行省制度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述王夫之、顾炎武关于郡县制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实行行省制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图为西汉、唐代及元代汉中地区行政区划情况。这表明元代(  )

A.统治区域扩大B.行省官员权力增加
C.地方管理强化D.地方行政层级简化
6 . 元代,在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行省大体是七员正官圆坐连署。每个行省内,各个种族,包括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及南人交参任用。蒙古人和色目人地位高,以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之势。元朝统治者旨在(     
A.继承了宋代的治理模式B.体现了民族分化歧视
C.加强中原和边疆的联系D.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民族内容梳理
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古代羌人的分支,政权定都兴庆府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设立驿站,进行了制度创新
A.党项、女真、鲜卑、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
C.女真、吐蕃、契丹、满洲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2023-11-10更新 | 261次组卷 | 8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革新。该制度(       
①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实行“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④加强了对吐蕃地区的管理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B.新疆地区开始接受中央的管辖
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
2023-10-28更新 | 641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柞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C.促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彻底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