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当时的货币借贷利率通常为20%,灾年时可达100%。《后汉书》中记载东汉的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人”。借贷者往往“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出”。据此可知,汉代(     
A.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限制B.国家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富商大贾操控了地方税收D.民间租佃关系普遍存在
2 .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利,专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名为三官钱。他还责成各郡国把以前所铸的钱币一律销毁,所得铜料输给三官。汉武帝此举(     
A.打击了地方诸侯B.稳定了市场秩序
C.根除了割据势力D.健全了货币体系
2023-05-06更新 | 499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届高三三模(5月质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吕思勉认为西汉的抑商“虽意在聚敛,未尝不以平物价、抑末业为口实也”。钱穆也指出西汉抑商的原因是“剥削富人财力来支持讨伐匈奴以及开辟各边疆的兵费,甚至是用来弥补宫廷一切迷信及奢侈的浪费”。据此可知,西汉统治者抑商政策意在(     
A.削弱诸侯王的势力B.确保农业基础地位
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满足对外战争需要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章奏文书。此时,大臣们的章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尚书台。汉武帝又选用一些出身卑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侍中、常侍等头衔,允许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为“外朝”。……“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113)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於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进行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统一货币的举措,这一举措有何政治意义?
(3)材料三中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03-29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5 . 汉初,为了解决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的问题,政府实行了“令民铸钱”的政策。而到武帝时期,国家不仅垄断了主要铸币材料铜,还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钱。汉代货币政策的调整(     
A.立足于国家财政的需要B.反映了均输平准的特点
C.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民间财富的增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汉代讲经图                                        图2:五铢钱                  图3:交河故城(安西都护府曾设于此)

图4: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            图5:石刻朱熹自画像             图6:西夏文佛经


选择材料中两幅相关联的图片,确定研究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写出选择的图片序号,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3-03-23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元狩五年,武帝“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并颁布“私铸金钱者死罪”令。这一举措(     
A.与民争利,激化矛盾B.刺激市场,促进生产
C.加强集权,巩固统治D.扰乱经济,影响民生
2023-03-1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时期将以前郡国每年对皇帝贡献的土产,不再直运京师,专门设官经理,运去行市最高的地方售卖,得钱归公,这叫做"均输"。在长安设了一所可以叫做“国立贸易局”的机构,网罗天下货物,“贱则买,贵则卖”,这叫做“平准”。这一政策的实行(     
A.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致使地方官员的特权消失
C.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
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2023-01-07更新 | 4170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