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与中央的问题上,针对汉初“郡国并行”造成的诸侯尾大不掉的弊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藩国实力,使之无法与中央分庭抗礼。

——摘编自徐本华《汉武帝“大一统”的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汉武帝在宏观经济制度层面推行了一场整体配套制度改革,这具体表现:在将利益最为丰厚的铸钱、煮盐、冶铁国营化;废除民间铸钱旧俗,规定由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均输”“平准”等。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及该制度的弊端。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措施。
2023-11-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2023-11-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3 .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在中央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事业,在郡县设盐、铁官管理盐铁产销。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受钛左趾的刑罚,工具及产品没官。汉武帝这种做法(     
A.加强了地方权力B.不利于盐铁生产
C.有利于抑制民间商人势力D.削弱了中央集权
4 . 汉武帝时期,盐铁富商大贾腰缠万贯,却“不佐国家之急”。于是,汉武帝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专门负责管理盐铁事宜,从此盐铁由政府专卖。据此可知,盐铁专卖措施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
A.解决政府财政困难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实现民族统一D.防止地方割据
5 . 汉初统治者听任盐铁私营,于是富商大贾和豪强地主纷纷冶铁煮盐,积蓄了雄厚的经济力量。汉武帝时实行盐铁酒政府专营专卖,又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汉武帝此举旨在(     
A.维护手工业的稳定B.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C.有利于豪强地主发展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023-10-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称,西汉桑弘羊的“均输”是把赋税贡品折合成当地“物丰价廉”的物品转运销售,其核心在于“卖”与“利”;而王安石的“均输”则更倾向于从距离较近且价格较低的地区购买上供的物资,其核心在于“买”和“用”。据此可知,王安石的均输法不同于桑弘羊之处在于(     
A.未能突破传统重农抑商政策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利用市场规则增加财政收入D.旨在保障物资的有序供应
2023-10-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阶段,汉武帝坚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周边地区和国外不断传播。中国的铸铁技术、打井技术,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工具均传至大宛等西域国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彼此之间共同性增加,差别缩小。各族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所以,使得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一流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摘编自孙睿紫《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二   在汉初,儒学的境遇是相对平淡的,其地位大抵居于黄老与百家之学之间,宣布私家藏书为合法,始使民间隐藏的儒家经典得以面世,如设置《韩诗》及《鲁诗》博士。汉景帝在位时复立《齐诗》《春秋》博士。因而汉初儒学虽然未见显赫,却羽翼渐丰,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遭逢了余响千古的大转机。经过汉初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始抛弃实行了七十多年的无为之治,汉帝国到此臻于极盛。

——摘编自吕利平《论孔子思想对汉代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维护大一统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儒学地位提高的原因。
8 . 如表是秦汉时期铸币情况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秦半两半两半两
文帝五年(前175年)四铢钱四铢半两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国五铢五铢五铢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侧五铢五铢五铢(带红色镶边)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B.王国问题渐趋严重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铸币制度日臻完善
2023-10-13更新 | 345次组卷 | 8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为解决“财用不足,多寡不调”现象,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项措施,取得了“通有无之用”,“通委财而调缓急”和“平万物而便百姓”,“民不益赋而天下饶”的效果。该措施是(       
A.推恩令B.均输平准C.设诸路转运使D.市易法
10 . 汉武帝时期,货币进行了多次变革。从四铢钱到三铢钱,再改为半两,又改回三铢。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又“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汉武帝时期频繁的货币改革,旨在(     
A.推动铁业官营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降低铸币成本D.加强对经济的掌控力
2023-10-0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