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某历史研究小组在讨论某一历史小专题时列举出如下关键词,他们谈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国家统一 颁布“推恩令” 实行察举制
尊崇儒术 春秋大一统
重农抑商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
A.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D.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2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①“仁”与“礼”;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1)材料一中,①和②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再列举一个儒家代表。
(2)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秦朝对儒家的措施是什么并分析其影响?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2023-11-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这些措施表明(     
A.经济专制源于政治专制B.小农经济面临深刻危机
C.国家治理能力得到加强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主流
2023-11-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种现象始于(     
A.秦代B.汉代C.宋代D.清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直接代表皇帝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涉及的汉武帝治国举措。(至少4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6 . 董仲舒说:“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其意在建议朝廷
A.尊崇儒术B.吸取秦亡教训C.统一法律D.延续百家争鸣
7 .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格物致知”的修养论D.“大一统”的思想
8 . 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人物观点
A老子崇尚逍遥自在
B孟子人性恶,提倡“仁政”
C韩非子依法治国建立民主国家
D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
A.AB.BC.CD.D
9 . 董仲舒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该主张客观上的积极作用在于:
A.防止君主权力的滥用B.为君主专制找到合法依据
C.促使君主“无为而治”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0 . 董仲舒将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于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并创立了“阳尊阴卑”的理论。他把这种理论用于社会,又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表明董仲舒的新儒学
A.开始关注天人之间关系
B.服务于封建统治
C.改变了传统儒学的精髓
D.糅合了法道学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