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国内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对贷款利率有如下规定:①商人若以谷物放贷,每1库鲁(180卡,约合121公升)谷物可收取60卡谷物为利息;②若以白银放贷,每1舍客勒(约合11.25克)白银可收取1/6舍客勒又6塞白银为利息。如果商人违反规定,收取的利息超过了1库鲁谷物允许获得的60卡谷物,或者1舍客勒白银允许获得的1/6舍客勒又6塞白银,则商人应丧失其所贷付之物。

——摘编自【日】板谷敏彦著、王宇新译《世界金融史》

材料二   美国“国民银行法”出现在南北战争期间,1863年2月经国会通过实施。其主旨在于确立联邦注册银行的主导地位,创造一种统一的通货,为低息政府债券提供销路。它正式引入了银行监管的全国性框架和原则,由此开启了银行监管的专业化道路。“国民银行法”赋予通货监理署对国民银行的审批权和监管权,并强调了实际工作重点在监管而不是审批。用现代语言表达,国民银行制度与州立银行制度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前者重视“事中监管”,而在审批事务上体现了自由银行的原则,后者则不容易区分“事前监管”与“事中监管”。

——整编自贺力平《世界金融史·从起源到现代体系的形成》等

材料三   1993年12月,在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推进综合监管改革的步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1月,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主题,提出对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将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职责从人行中分离出来。1998年成立保监会,并将人行的证券经营机构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2003年正式成立银监会,人行彻底告别了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集于一身的时代。银行、证券、保险自成系统、条款分割,易造成金融监管存在盲点、重叠和矛盾现象,2013年,经国务院批复,建立由人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一行三会”之间的监管协调。

——摘编自姚遂主编《中国金融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谟拉比法典》对贷款利率的规定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民银行法”出台的背景,并概括“通货监理署”的主要职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3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作用。
2024-05-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中夏禹时代提出了“政在养民”或“安民”的概念,春秋时代的管仲提出了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思想,都深刻体现了税收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其后的孔子主张 “薄赋敛”,墨瞿提出“省刑罚,薄税敛”。宋代王安石提出“聚财在人,理财在法,守法在史”, 涉及了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这些理论大多没有上升为理论概括,没有成为税收活动 的原则,因此只能称之为治税思想。

——摘编自赵书博《税收学》

材料二   查士丁尼一世即位时,纳税额度被官员们掺杂了极大的水分,包税人在各地 任意收缴捐税,大地主故意逃避国家税收,使帝国税制被严重破坏。查士丁尼一世在 《查士丁尼法典》中指出了税收问题的严峻,旋即取消了贵族地主享有的免税权,要求大地 主根据各自土地的多寡和劳动力的人数按时按量缴纳税收,并以大地主在税收问题上的违 法行为为借口,对最有势力的地主采取没收地产、强迫捐献和依法惩处的措施。查士丁尼 一世还通过立法废除了包税制,下令全国官史进行税收业务培训,核查各地税额并重新 登记。查士丁尼一世坚决清理包括高官显贵在内的全国税户,整顿全国税收机构,精简各 级官府。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材料三   1861 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后,国会通过法案开征所得税,并随着内战的延续 而提高税率。战后美国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所得税被认为不再必要.遂按照当初订立的 时限自然停止。1894年,参议院通过法案,重浙开始征收膜邦所得税。但美国宪法中对 税收有专门的规定以限制政府征税的权力,在针对该税法的违宪诉讼中,主任法官肆无忌 惮地利用了法律能漏,使最高法院对征税判定违宪,阻止了国家征收。考虑到主任法官与 许多大公司存在利益关系,这一判决完全是为了维护有钱人的利益,这个判例等于送给 美国所有大公司、大企业一座金山。对美国人民来说只剩下一条路——改变宪法。1909年   宪法第16条修正案被通过,以此为宪法基础,1913年10月3日颁布美国所得税法,美国 第三次开征所得税,直到现在。

——整理自张巍《中国需要现代化的个人所得税——观英德美法个人所得税)

材料四 1994年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 一次税制改革。实施了新的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政策,普遍 实行了与国际接轨的增值税制度: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对国营、集体、私营企业生产 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统一适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个人所得税,对本国公民和外国 公民统一适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体工商户所得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一个税目。

——摘编自吕守军,魏陆编《公共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治税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整顿税收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美国近代所得税立法的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意义。
2024-05-1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材料二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在16世纪前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今天美国境内有300多个印第安保留地,是政府划拨给印第安原住民集中居住的土地,主要分布于美国的西部和中北部。从20世纪中期开始,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包括宗教自由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但联邦政府和美国国会仍对保留地拥有最高的“父权”(后改称为“托管权”),拥有最高司法和行政权。

——摘编自曾向红《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制度现状研究》

材料三   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彻底打碎了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帮助西藏经济发展,仅2017年中央财政对西藏的转移支付就高达1500亿元(人均4万余元)。

——摘编自《西藏日报》2019年4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第安保留地”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
(3)结合三段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2019-05-27更新 | 683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年高三“一诊”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