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说词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依据材料一,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时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二战后,美国是如何实践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相似做法。
(4)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两者在“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2019-05-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依据材料一,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说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二战后,美国是如何实践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的?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相似做法。
(4)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两者在“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2019-03-03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高一岳麓版必修二第十二周周末自测题历史试题
3 . 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凤凰网《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斯大林模式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析其弊端。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2)依据材料二总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材料三   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电视政论片《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划时代飞跃”的基本经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研究。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第一时间,中国知识界就做了相关的报道和研究。从那以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至今已有100多年。这100多年的研究史出现了4个高潮时期。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以民生主义来解读“新经济政策”,弥合了双方的理论差异。以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指出其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原理和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第二次高潮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借鉴“新经济政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刘少奇提出过渡理论,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不要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三次高潮在20世纪80年代,以杨承训为代表,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这条主线,分析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多种分配方式、多种经济成分、引进外国资本、改善上层建筑等一系列问题。第四次高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新经济政策”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很多学者从现代化、俄国历史整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角度来研究,视野更加宏大。

——摘编自《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研究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指出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对“新经济政策”形成两种解读的出发点。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学者对“新经济政策”研究的视角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2024-05-3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信息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0年集体农庄卖给国家99吨小麦就能买一辆“吉斯”汽车,1948年则要卖出124吨小麦,到1949年就必须卖出238吨小麦。1953年,集体农庄义务交售的粮食价格是成本的13.2%,马铃薯价格是成本的7.5%,牛肉价格是成本的5%。对这些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性经济危机波及农业生产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
C.赫鲁晓夫经济改革进入死胡同D.工业化建设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024-05-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1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承认:“我们被卷入了一场新形势的战争,新类型的战争。这种形式的战争,简而言之就是盗匪活动。”对这一战争解读正确的是(       
A.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B.这场战争暴露了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的紧迫性
C.苏联模式在这场战争中逐渐形成
D.余粮收集制是引发“这种战争”的重要原因
2024-05-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1年底,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因披着沙俄时代流行的羊皮短袄行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被人指点为“不合时宜”。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回忆同一时期自己经常遭遇到的白眼:“噢,瞧,臭资产阶级,还戴着帽子呢!”对此类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工农联盟成为新政权的政治基础B.旧知识分子与苏维埃政府互不信任
C.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D.文学家通过衣着装扮表达政治立场
2024-05-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部分国家侗铁产量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俄国(苏联)德国美国英国法国
1910 年3.313.126.56.63.4
1937 年17.719.851.413.27.9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钢铁产量决定大国国际地位B.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彰显体制优势
C.经济危机沉重打击西方世界D.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苏联(俄)20世纪初谷物的总产量(苏联境内,单位:10亿普)

1913年1920年1924年1925年1926年1927年
黑麦1.20.61.11.41.41.5
小麦1.50.50.81.21.41.2
大麦0.70.30.20.40.30.3
燕麦0.90.40.50.70.90.8
谷物总数4.72.63.14.44.74.5
A.谷物总产量持续增产B.农业集体化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D.实行粮食税利于稳定国民经济
2024-04-11更新 | 31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列宁曾说:“我们苏维埃政权和共产党实行了多么急剧的转变,采取了一种被叫作‘新的’经济政策,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对“新的”经济政策解读正确的有(     
A.是国内战争赢得胜利的保证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调整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较为全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