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以往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     
A.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进行的B.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
C.具有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性质D.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
2024-01-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伊斯兰这个词是指和平,也就是非暴力,所以暴力不是伊斯兰教的象征。”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应是(     
A.苏加诺B.桑迪诺C.尼赫鲁D.甘地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一些国家如印度、伊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一改过去由农民或地主阶级领导的局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导致这一变化的经济原因是亚洲(     
A.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B.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各国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各国传统自然经济完全遭到破坏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时期非洲遭受的殖民灾难最为深重。对刚果实施残暴统治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辩护说:“我们唯一的纲领是让国家在士气和物质上得到重生”,这一辨词在西方具有普遍代表性。1902年,英国学者霍布森批评说:“帝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在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它已习惯于利他主义的自我欺骗,从而丧失自我批评的能力。帝国主义的当前趋势正在向战争方向发展,作为反作用力的后果可能是西方国家的衰败和西方文明的崩溃。”

——摘编自【德】温克勒《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原因,分析霍布森观点的合理性。
(2)据材料二,从领导阶级、斗争形式和革命目标的角度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特征。
2022-09-04更新 | 34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卷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地区国家主要史事
亚洲中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印尼印尼民族大起义
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
拉丁美洲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A.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B.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
C.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2022-08-30更新 | 465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其中三个事件(表)反映出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     
1924—1927年中国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反对荷兰的武装起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开展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斗争
A.联合反对帝国主义B.武装斗争的新形式
C.资产阶级政党领导D.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2-03-27更新 | 592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出现相关的是
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②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③十月革命胜利的极大鼓舞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 . 印度国大党成立后,提拉克用古代印度典籍《薄伽梵歌》论证民族派政治纲领的合理性,认为宗教是民族历史的依托,是使人民互相接近的重要手段,并宣称《薄伽梵歌》是印度“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提拉克的这一做法意在
A.谋求民族派的合法政治地位B.弘扬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
C.引导民众参加民族解放运动D.打击印度的封建顽固势力
10 . 下表所示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短暂和平时期的若干历史事件。从全球的观点看,这些事件反映出当时
时间地点概况
1917年墨西哥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继出现两次高潮
1936年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通过游击战争,反抗意大利法西斯的非法侵占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具有稳定性
B.亚非拉反殖民斗争具有多样性
C.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人类公敌
D.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广泛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