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任何其他补救办法可以自救吗?要自救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我们宣布,准备好你们的武器,组织起你们的力量,然后就开始干吧,这样,他们就无法拒绝你们的要求了。

——摘编自《提拉克,他的著作与讲演》

材料二   一战也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声明,也使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同时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摒弃沙俄的帝国主义对外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奴役,取消沙皇政府与中国、土耳其、伊朗等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摘编自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材料三   二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到90年代,185个联合国成员中,战后独立的国家占了多数,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推动该时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的变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哲学动员了数以百万计的群众投入到反英的斗争行列中,他们放弃殖民当局授予的职位和头衔,抵制法庭、学校和英货,开展游行、集会、罢工、罢市和罢课等斗争,甚至抗税、抵制和不服从各种不公正的法律。这些大规模群众行动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给其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例如,在1922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大力提倡农民开展手纺运动,抵制英货,最后使英国纺织品的进口下降了28%,而印度自产的纺织品却猛增27%。

——摘编自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二   印度民众对甘地像对待上帝或真理的使者一样,崇拜得五体投地,奉之为“圣雄”。然而,由于甘地指给人民的是一条不现实的非暴力的道路,他对人们的影响愈是深入持久,对印度民族运动的危害也越大,正如尼赫鲁所评述的,“非暴力使得人民的心智受到熏陶,并使他们越来越想采取和平行动”,“正是那个非暴力方式的教义产生了疑虑和踌躇而成为暴力行动的障碍”。

——摘编自柴俊青《甘地非暴力主义评价问题再探讨》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处于内外交困的英国政府慑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起的压力,答应印度独立的要求,但因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分歧与对立,再加上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印巴分治已成定局。印巴分治后,甘地获得了印度人民和国大党的崇高敬意,但他却大权旁落,其终身为之奋斗的非暴力思想也被束之高阁。面对分治以后的宗教仇杀与混乱,甘地殚精竭虑,利用自己的威望与绝食帮助平息了大规模教派仇杀,自己却成为教派冲突的牺牲品,于1948年初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身亡。

——摘编自王钊《试分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甘地的悲剧中得到的启示。
2024-05-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卷
3 . 甘地与民族解放

材料一   甘地认为,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甘地发起了手工纺织运动,提出“纺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对甘地的报道多是翻译外国文章,对甘地以赞同、景仰为主。

1930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阶段开始,中国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和旅居印度的学者,撰写大量文章,指出不合作运动中上层只顾自己利益,不同教徒存在矛盾,反英力量分散,无力抵御英国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文章,呼吁印度无产阶级夺取革命领导权,只有“破碎‘非武力抵抗’和改良欺骗,革命才能更扩大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将不抵抗比同于甘地的非暴力。有报刊指出“中国的不抵抗主义仿效甘地非武力抵抗何其相像”。西安事变时,西北军打出“我们要做中兴的少康(夏朝君主),不做亡国的甘地”的标语。

1938年,中国报纸报道了甘地捐助中国救护车的消息,称其“为国际社会向中国表示同情之新例证”。1939年,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甘地同情我抗战》,报道甘地呼吁印度全国向“为世界主持正义而战之中国人民加以救济”,共产党《新中华报》发表《可贵的同情——甘地向印人呼吁援助中国人民》一文。

——摘编自唐文权《甘地两次不合作运动在当年中国的反响》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甘地发起手工纺织运动的目的。
(2)阅读材料二、解读20世纪30年代甘地在中国的形象变迁。
2024-05-09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作为经济顾问随英国代表团参加了巴黎和会的条约审议工作,由于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不满,他愤然离去并称签订该条约是人类文明史上“由一群残忍的胜利者做出的最邪恶的事情”。《凡尔赛和约》既没有规定任何恢复欧洲经济的具体措施,也没有鼓励德国如何成为一个友好国家,甚至对因战败而解体的传统帝国中的独立新生国家没有作出任何实质性安排。相反,由于英法领导人在意识形态上极端敌视共产主义,他们对苏维埃俄国采取了经济惩罚、军事围剿和外交孤立等政策。

——摘编自王黎《凯恩斯论战后欧洲和平的启示》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加紧资源掠夺,强征众多人口充当炮灰,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以非洲为例,战时苏丹对英国的谷物出口量增加20倍,法国专设“保卫国家殖民地生产利用局”,以“调查殖民地产品的供应”。同时忙于战争的帝国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商品输出明显减少,经济控制有所放松,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这样,基本上在19191927年左右,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再度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汹涌浪潮。

——摘编自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1)根据材料一,分析《凡尔赛和约》的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背景。
2023-07-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瓦解。根据1918年10月的《停战协定》和1920年8月的《色佛尔和约》,帝国主义国家不仅要求瓜分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属国,而且还要瓜分土耳其本身,控制土耳其的财政经济和关税,享有领事裁判权。1919年7月,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派凯末尔领导的革命战争开始。1920年,英军占领伊斯坦布尔,唆使素丹解散议会,大批逮捕和流放议员,并发兵安那托里亚。凯末尔党人于4月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成立国民政府,凯末尔任临时总统兼国民军总司令。1921年1月在伊涅纽村战役中,国民军击溃希腊侵略军,取得民族独立战争的第一次大胜仗。安卡拉国民政府奉行同苏俄友好的政策,于3月签订《土苏友好条约》,得到苏俄政治上、道义上、经济上的支援。1922年8月,国民军发起总反攻,于10月11日迫使希腊订立《停战协定》。1923年7月,协约国与土耳其在洛桑重订《洛桑和约》,土耳其收回被割让的领土,取消了赔款,废除了外国的财政监督和领事裁判权。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2023-05-07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稳派2023届高三4月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分为两个阶段。

1918-1928年为第一阶段,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1918年,土耳其发动了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19191月,阿根廷首都工人发动总罢工。3月,朝鲜人民举行了反日起义,埃及发生反英武装起义。4月,印度爆发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月,中国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1921年比属刚果兴起了带有宗教色彩的反帝运动。1922年墨西哥几十万农民发动了全国性的总暴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转入低潮后,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仍在继续发展。

1929-1939年为第二阶段。1929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的高涨。19302月,越南国民党领导了安沛起义。1933年,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军舰起义。1934年到1939年墨西哥实行了卡德纳斯政府的改革。193510月,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进行抗疫斗争。1936年,智利人民阵线成立。19377月,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日战争。第二阶段的民族解放运动,在许多国家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性质,成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意义。
2024-05-1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形成了20世纪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各种既有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西方先进文化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纷纷兴起,如中国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印度的甘地主义、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等,形成了一场出现于亚非拉各国间的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它们利用本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步转化所获得的驱动力,摧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创建了民族独立国家

——摘编自徐煌《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第三世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民族独立而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集合体,处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地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占据着相同的结构性位置,这在一方面决定了建立政治秩序和实现经济发展是它们的核心任务,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第三世界国家存在着共同的政治主题。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政治主题经历了从政权建设向民主转型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民主转型,但自由民主体制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有效的政治秩序的效果甚为不佳,不仅没能恢复政治秩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性,而且难以调和政治冲突以及持续动荡的政治局势,进一步打击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社会基础。

——摘编自汪仕凯《第三世界的政治主题转换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亚非拉国家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第三世界政治主题转换的影响及制约因素。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甘地谴责西方文明使印度贫困不堪,极力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极力倡导和崇尚印度古老的文明。他认为印度文明包括农民耕地的犁、手工业者纺织的手纺车和印度教哲学。他主张“回到纺车去”,恢复以手工纺织业为代表的农村小工业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最终实现经济自主。

——摘编自戴家墨、尚劝余《甘地与凯末尔的经济思想之比较》

材料二   印度独立后,为恢复生产,尼赫鲁不触动现有私人企业并将公共投资集中于私人经济以外的经济部门,建立新国营经济。尼赫鲁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全面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施计划经济。只有通过迅速工业化,才能发展资源以确保国家的真正独立自主。他主张应采取进口替代战略,保护民族工业,减少印度对外部的依赖。

——摘编自齐玮《尼赫鲁经济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和尼赫鲁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甘地或尼赫鲁其中一者的经济思想作合理的历史解释。
2024-01-16更新 | 38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印尼反抗斗争
18175荷兰殖民者在马鲁古群岛垄断香料和大米贸易、征收捐税、激起民愤。前军人帕蒂穆拉在萨帕鲁阿发动抗荷起义,杀死荷兰官吏。
18251830日惹王国苏丹的长子蒂博·尼哥罗领导起义。起义导火线是荷殖民当局修建公路,强行通过蒂博·尼哥罗领地德卡列佐的伊斯兰墓地。
19051908爪哇铁路工人为争取自身的权利成立了印尼第一个工会—国营铁路工会。之后邮电、种植、制糖等各行中也纷纷建立起工会组织。
19085“至善社”宣告成立,这是印尼第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组织,它主张爪哇民族团结和睦,宣传教育救国,要求发展农业和工业。
191412印尼先进的知识分子等组织了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明确提出了“争取印尼独立”的纲领,主张“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团结人民、工人和农民以及一切民族和宗教”。
19205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在三宝垄召开代表大会,宣布建立东印度共产党;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1924年又正式改称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
1927苏加诺等人组建印尼民族党,采取与荷兰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摘编自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1950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GDP年均增长3%—4%。总统苏希洛2004年执政后,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顿金融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5%以上。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印尼政府应对得当,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等影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印度尼西亚国家概况”

(1)选择一个时间尺度,对材料一印尼反抗斗争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印尼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的原因。
2023-11-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代亚非拉人民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反殖反帝斗争的历程。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就整个亚非拉地区来说,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亚非拉人民的斗争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道路。其主要标志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和传播。在这一基础上,亚非拉兴起了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为中心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摘编自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主要表现在:十月革命唤醒了沉睡的东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开始了;十月革命给被压迫民族和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正如毛泽东说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种过程,在亚、非、拉的许多国家也都相继出现;十月革命以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孤立无援的状态从此被打破,在共产国际的号召下,殖民地半殖民地无产阶级政党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间的团结和联系加强了。总之,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安然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开始了。

——摘编自穆英《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


(1)根据材料一, 指出近代亚非拉人民反殖反帝斗争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说明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期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的意义。
2023-12-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历史(学考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