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作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产物的雅尔塔体系,与此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历史进步性。这表现在,雅尔塔体系(     
A.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处B.加大了对战败国的惩罚力度
C.以实现世界和平安全为宗旨D.结束了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3年,七十七国集团督促以政治联合来争取经济力量,参与国要求西方国家做出大量的经济让步,随后一年,他们将斗争移到联合国大会,并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这成为南方国家寻求国际经济新秩序对西方国家展开攻击的理论性纲领。这
A.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的局面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C.反映了冷战格局下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D.导致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3 .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国际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的土地上进行试验。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时序示意图


材料三   1943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以美、苏两国为代表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同时又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同时在打败法西斯赢得二战胜利、战后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各国民族独立等方面作用相当巨大。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国际会议,并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标志,并结合所学对雅尔塔体系进行简要评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的形成。列强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几个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他们以为本民族“谋利益”和“传播文明”的名义,对东方众多弱小与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侵略和掠夺,从而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摘编自徐蓝《资本主义利益争夺和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引发战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新的国际格局的基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反法西斯大同盟“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其外在表现,则是美苏之间在战后逐渐形成的“冷战”态势。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并概括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二战爆发后,美国逐步打破贸易壁垒,以贷款、租借的方式援助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苏美英等国以原料和其他物资互通有无,或以劳务输出互助合作,并建立了许多经济协调组织,如联合生产与资源委员会和联合粮食委员会。这些做法的深远影响是(       
A.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B.加强了全球生产计划性
C.开创了全球金融一体局面D.形成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
2022-05-27更新 | 188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在伦敦召开了第一届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对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的和约问题。会上围绕意大利的殖民地和的里雅斯特港归属问题争论激烈,意属非洲殖民地当时都在英国军队控制下,英国只提意大利应该放弃殖民地,而不提归属问题,美国则建议由联合国集体托管10年,苏联建议三大国分别托管一处。1945年12月16日至26日,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召开,由于美、苏双方都做出了妥协和让步,会议就和约主要问题达成协议,美、英同意有条件地承认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政府。此后经过多轮谈判,在各方努力下,五国和约在苏、美、英、法四国批准后,于1947年9月15日生效。和约规定∶解散一切法西斯组织,五国向相关国家支付赔款,罗马尼亚把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割给苏联,的里雅斯特港西面部分为中立自由区,由联合国管理,意属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等地仍由英国管理等。

——摘编自纪胜利、郝庆云《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五国和约问题上苏联、美国和英国各自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五国和约的签署进行简要评价。
2022-03-2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三3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向苏联大使强调:“肯尼迪总统早就想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走这些导弹……这次危机一结束,这些导弹就会拆除。”苏联……同意拆除导弹并让联合国代表前往核实拆除工作。

材料二   无论美国和苏联都从这次危机中更尖锐地看到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固有的风险和核讹诈政策的局限性……此后美苏不再动辄以核武器来彼此炫耀和对抗,而且开始就核武器的控制达成某些协议。

材料三   经过这次对抗,美国还认为,美苏都有大量的核武器,处境相同,对核战争的风险有共识,苏联对此比较“理智”,而中国则更加危险。故而美国进一步加强在亚洲遏制中国,甚至希望利用苏联来制约中国。

材料四   美国的盟国担心,超级大国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而另一方面,当它们遭到攻击时,美国又可能不愿冒其自身核毁灭的风险来保护它们。戴高乐指出:古巴事件使人们再次看到,由于核僵持,美国的保护伞不可靠了,欧洲必须靠自己,法国必须有独立的核力量。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古巴导弹危机及影响》


(1)据材料一、二,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得以成功化解的原因。
(2)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及其解决对中国和西欧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关系问题的认识。
2021-09-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分别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下列关于这两个国际体系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宣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都形成了有效制裁侵略的机制
③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④都实现了国际格局中心的转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9 . “(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最能反映
A.两次世界大战性质不同B.战争带来巨大心理创伤
C.一战造成巨大人员伤亡D.不同态度决定战争胜败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同纽伦堡审判一样,都是由盟国设立的审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战争罪行的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向战败国只是要求赔款及割让领土,但是,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如果没有这样的审判,诸如太平洋战争的开战过程,日本军队实施的拷问、强奸及在南京进行的大屠杀,对俘虏的非人道的行为等等,是决不可能被公诸于世的。从这一角度看,审判是有很大意义的。日本国民原来从不知道日本军队居然犯下了如此暴行,这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由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所以对审判有绝对的发言权。基于利用天皇的影响而顺利实施占领的考虑,美国与天皇的亲信及政治家合谋,以“东条等陆军军人对战争负责”为由,使昭和天皇免除了战争的罪责。官僚及财阀等人的责任也未被追究。审判只进行了一次便结束了。25名A级战犯中,除了7人被判死刑外,其余的也全部被释放。A级战犯嫌疑人,曾任东条内阁工商大臣的岸信介后来还当了首相。

——摘编自中日韩三国学者编写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二战后对于惩治战败国、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东京审判。
2021-04-1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