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9 道试题
2022·吉林·模拟预测
1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国家元首。元首与元老院一起分管国家,把国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属元首,一部分归元老院管辖,元首与元老院分掌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这一做法也被历任后继者接受和采纳。屋大维时期的这些统治措施
A.奠定了近代三权分立的政治基础B.使贵族统治在罗马确立起来
C.遵循了罗马共和时代的部分传统D.有利于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
2022-06-28更新 | 1058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十二古代世界的政治小题狂练-二轮自创专题
2 . 以海洋的视角看世界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帝国的海—地中海

材料一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的描绘是

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宽广的大陆,它们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人们可以看到来自印度的众多产品,还可以看到来自阿拉伯-费尼克斯的商品,巴比伦的服装以及蛮族国家的奢侈品。……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

(二)欧洲的海—大西洋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横跨大西洋的航路,大西洋的开发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之后,经由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和美洲大陆南端的麦哲伦海峡的航线开辟,占据了70%的地表面积的广阔海域被连接起来。将大西洋海域作为“自己的海洋”,积极进行商业开发的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征服了美洲大陆的各文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活动,经营种植园,开发银矿,获取了大量经济资源……大西洋商业的开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摘编自宫崎正胜《简明世界经济史》

(三)“二十一世纪的海”

材料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要构建立足东南亚、联通南亚、辐射中东等地区的经贸和航运战略合作带。为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大合作,应“采取更多务实举措,让发展更加均衡、增长更可持续、机会更加平等、社会更加包容”,“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交融互鉴,在良性竞争的同时互利合作,共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葛剑雄等《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城在当时的地位。并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最早“经由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概括欧洲将大西洋作为“自己的海”开发美洲的表现。简述新航路开辟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的契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发展“二十一世纪海”的中国方案和构建的原则。
3 . 早在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就开始疏通沼泽并建设饮用水设施,在福卢姆地区建下水道,据说执政官要想得到市民的选票,城市道路、饮水系统和公厕的修建就是衡量政绩的指标。古罗马如此重视公共卫生,从侧面反映了
A.罗马执政官非常注重政绩工程B.罗马民主制度的高效运作程序
C.传染病对罗马曾造成重要影响D.传染病影响了罗马的政治导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出自于美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德兹的名著《世界:一部史》,它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基本情况。作者使用此表意在说明(       
地理漫长的陆地边境与狭窄的海上通道阻碍了军队与信息的流动
文化帝国边境之外的日耳曼民族觊觎罗马的财富;
“南北”繁荣差距导致嫉妒与仇恨的产生;
蛮族对罗马人身份的有限认同
经济贸易逆差导致帝国财富的流失
A.地理环境阻碍了罗马的崛起B.多重因素导致罗马帝国衰落
C.地缘政治决定了帝国的命运D.帝国的统治不利于经济发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46年布匿战争结束至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结束的这段时期是个充满危机——阶级斗争、奴隶起义和不断增多的军人对政治的干预——的时期。此时登上历史舞台的是那些在长期边境战争中赢得民众喝彩和支持的将领们。部分将领力求恢复元老院在历史上充当的政治裁决者的角色,但拥有最高权力的元老院并未能稳定局势。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爆发,并一时威胁到国家的生存。罗马之所以能幸存,是因为建立了能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个人独裁统治。尤里乌斯·凯撒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并付诸行动。凯撒作为高卢的征服者而声威显赫,他还建立了一支强大、忠实的军队。在一系列辉煌战役中,凯撒击败了元老院的军队,成了罗马无可争辩的主人。公元前44年,他被旧寡头政治的代表人物谋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般认为,从公元前27年至公元235年,地中海地区出现了所谓的“罗马繁荣”。从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开始,授予行省居民公民权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项政策。罗马人迁移到位于行省的殖民地后保留原有的公民权。有些行省城市的居民被罗马皇帝直接授予公民权,有些行省居民个人因为加入罗马军队而获得公民权。212年,皇帝卡拉卡拉宣布帝国所有的自由居民都享有罗马公民权。有的古代学者认为卡拉卡拉的动机是增加税收,其实他完全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达到这一财政上的目的。公民权的扩大是行省居民的罗马化,同时也是罗马和意大利贵族同行省上流社会融合的一种必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前2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世纪后期罗马政治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帝国得以繁荣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罗马共和国初期,男女初婚年龄在15岁之前,多生育会被他人所尊敬,若新生儿是畸形胎,则家长有权将其杀死。罗马帝国中后期,虽然政府鼓励生育,但罗马的自由民新生儿数量仍不断下降。这反映了(     
A.罗马帝国奴隶制进一步发展B.战乱夺走了大量自由民生命
C.传统生育观念阻碍人口增长D.专制政府权威受到严重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格纳埃乌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所有。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格纳埃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据材料这份广告应该在
A.古希腊B.古埃及C.古罗马D.两河流域
8 .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西方谚语家喻户晓。罗马在大规模的军事扩张过程中,军队到达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经过几百年努力,其境内的道路网可以到达统治的所有地区,罗马从共和国末年到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没有道路系统的保障是不可想象的。据材料可知
A.古罗马人的修路技术世界领先B.罗马道路系统决定其统治能力
C.古罗马修路主要基于军事目的D.罗马法的实施保障了道路修筑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辛勤的小农所从事的生产使汉帝国的粮食储备极为丰盛。与此相反,罗马帝国居民的粮食有三分之一来自埃及。与汉帝国相比,罗马的城市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在政治机制上,汉帝国的国家机器靠庞大的官僚机构来运转。从中央到地方,皇帝的触角可伸至每个角落。罗马帝国由元首(皇帝)和元老院治理,其统治中心实际上只限于罗马本土。意大利半岛以外的行省基本上呈半独立状态。他们有各自的议事会、军团和城市自治权,和帝国机器的运转很难同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汉民族强烈爱国意识的写照。罗马公民对国家政治不太过问,关心的是个体,是自己的冒险和发财。

——摘编自张齐政《也谈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兼与汉帝国比较》

材料二   235285年,“罗马前后更迭二十六位皇帝,废立皆决定于军队”,甚至出现了“三十僭主”的分裂局面,军队哗变,各地区割地自据。自4世纪中叶开始,罗马帝国内部奴隶反抗斗争不断,帝国外部大批蛮族入侵,两股力量里应外合冲击着帝国的统治。瘟疫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直接导致罗马军队参军人数的下降,面对源源不断的外族入侵,罗马军队不得已征召了大量的蛮族雇佣兵,从而使罗马军队的蛮族化程度加深,这间接导致了罗马政治局势的动荡。在大灾难面前,人显得十分渺小与无助,人们开始逐渐丧失对皇帝的信任。再加上罗马人自身的传统民族精神随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弱化,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人民的社会道德体系逐渐崩塌。

——据邢国峰《蛮族入侵与罗马帝国的衰亡》整理

材料三   在对匈奴的斗争中,汉帝国文武兼备,通过武力征伐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胁;通过政治联盟和文化渗透,很好地配合了军事斗争。西汉统治者综合运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运筹帷幄,制定并成功实施了一整套战略,最终实现了北拓边疆的战略目标。

——摘编自张韶梅《西汉北拓边疆战略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在国情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浅谈外来侵略对罗马帝国与汉帝国的影响。
2022-05-02更新 | 742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古罗马对外征服战争中,自由农需要为参加战争准备各种物资,许多自由农还被抽出组成公民兵。奴隶因为没有资格代表国家参战,因而一年四季都在田间为主人劳作。由此可推知,古罗马对外战争在经济上促使
A.贵族失去大量土地B.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C.奴隶劳动日益衰落D.商品经济走向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