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寻求新的政治保护和依靠,以振昔日的权势。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这表明,法兰克王国时期(     
A.教会的权力大于世俗王权B.基督教控制了西欧精神世界
C.国王利用教会扩大了疆域D.教会与王权相互需要与利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随着日耳曼、汪达尔等蛮族大量融入罗马社会,其经商头脑深深影响了西欧人的生活观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罗马教育并发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纪时,欧洲人频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繁华城市进行贸易,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欧与东方的联系。中世纪欧洲就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摘编自张海《欧洲发展史新释——从古代到工业革命》等

材料二   1314世纪,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权的出现促生了近代西欧地域文化的出现。14世纪后,人文主义者强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神学观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17世纪前后形成的科学理性观念,深刻影响着近代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甚嚣尘上,世俗教育和技术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近代西欧文化成为社会转型的支撑。

——摘编自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地域文化的特征并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西欧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世纪,由基督教主教为国王施加冕礼,成为欧洲国王确立统治权威的显著标志,这也是"君权神授"基督教政治理论的具体表现。这反映出,当时(     
A.欧洲世俗王权逐渐走向衰落B.基督教为王权合法性提供支持
C.教会对社会进行严格思想控制D.国王作为封臣必须效忠于教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认为,中世纪欧洲并不是政教合一,而是典型的政教二元结构,发展出一个由不同的体系化组织来承担道与剑的系统——道由教会掌管,剑由国王掌管,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合作,当然,也会相互打架。该学者意在说明中世纪欧洲(     
A.王权与教权既相互并存又斗争B.教会权力始终高于世俗的王权
C.国王依靠教会获得政权合法性D.政教二元结构保证了社会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开办了一些学校,学校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宣扬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十诫”。这反映了中世纪基督教(     
A.把世俗文化排斥在教育之外B.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C.教会的训诫凌驾于法律之上D.实现教会对人思想意识的绝对控制
6 . 中古欧洲的文明。

材料   最简易的方法是从什么不是封建社会说起。虽然从血缘关系产生出来的各种义务在封建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封建社会并不只依赖血缘关系。更确切地说,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关系纽带正是在血族关系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时候才发展起来的。此外,尽管凌驾于众多小权力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观念仍持续存在,但封建主义是与国家的极度衰弱、特别是与国家保护能力的衰弱同时发生的。

封建制度意味着一群卑微的人对少数豪强严格的经济从属。它在前一时期已经接受了罗马的农庄和日耳曼的农村首领制之后,扩大并巩固了这些人剥削人的方法,并且将获得土地收入的权利和行使权力的权利错综复杂地联系起来,从这一切中造就了中世纪的真正庄园。封建制度所做的这一切,部分地是为了服务于上帝的教士寡头集团的利益,但主要的是为了服务于武士寡头集团的利益。

——【法】M·布洛赫《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022-11-08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以此打击异己。1553年,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在《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指出肺循环的基本事实,被天主教徒与新教徒都视为异端邪说,后在日内瓦被加尔文派判处火刑。到1820年,西班牙宗教法庭审判的“异端”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由此可见(     
A.西班牙王权凌驾于罗马教皇之上B.基督教成为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C.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D.基督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中世纪相当长的时期里,西欧都处于“知识是信仰的奴仆”“理性必须服从信仰”“知识交给信仰使唤”的境地。此时的西欧(     
A.反对神学斗争激烈B.古希腊罗马文化衰落
C.没有取得科学成就D.基督教会把持教育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
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
2022-07-25更新 | 308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8月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根据材料,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