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如表是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演变情况,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I阶段体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求B.Ⅱ阶段到Ⅲ阶段体现自由主义流行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没能够解决D.Ⅳ阶段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
2 . 由下表可知,英国
A.逐步向非福利制度国家转型B.通货膨胀率星上升趋势
C.经济增长缓慢影响福利政策D.社会保障对象显著缩减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中国慈善发展历史》

材料二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1941年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弗里奇报告成为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社会保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西方社会保障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社会保障发展的趋势。

2016-12-13更新 | 1008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而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帮助穷人。这一变化(     
A.反映出美国社会矛盾基本消除B.导致自由主义思想退出历史舞台
C.说明美国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D.推动了西方社会福利国家的形成
2023-08-29更新 | 590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受新自由主义影响,……社区重新进入政府的决策视野,积极的公民权利和社会融合成为公共政策的主旋律。“政府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下降。”“政府逐渐从服务供给的垄断者身份转变为服务购买的最大雇主,形成了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照顾政策。”发达国家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空间得以扩大,在美国发展出一些以发展经济为重点的“社区发展公司”……在英国,一些社区志愿者组织相继出现,陆续进入社区治理领域。

——摘编自吴晓琳、郝丽娜《“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西方城市基层治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基层管理呈现的主要特点。
2023-11-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1950-1989年西方某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分析正确的是(     
A.国家大力加强宏观调控B.国际关系决定经济状况
C.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D.政府福利开支有所减少
2023-07-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1972—1973年度与1981—1982年度英国政府福利支出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        
项目教育国民卫生服务国民困难补助住房家庭补助保险金
1972—1973年38.5028.0017.006.814.2136.80
1981一1982年138.02144.0152.0149.1036.67206.01
A.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C.解决了贫富不均问题D.化解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3-07-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1970年和1976年美国部分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制造业/采矿业公共事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
1970年1997.2万450.4万1504.0万353.6万368.7万1162.1万
1976年1973.9万450.9万1769.4万359.4万431.6万1464.8万
A.科学技术的新发展B.“福利国家”的日益完善
C.政府加强经济干预D.经济“滞胀”危机的加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上层最富有阶级和下层最贫穷阶级相对缩小,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阶层却不断扩大,中产阶级日益成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轴心逐渐由过去以资产为特征。转化为以职业为特征。1970 年,美国白领人数与蓝领工人的比例为5:41980 年,美国白领已占劳动力市场的50%以上。同时,以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具有高学历的白领雇员、一部分蓝领雇员以及政府文官等为主体结构的中产阶级群体逐渐形成。

——摘编自石庆环《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人数与规模有所萎缩。在英国,20世纪90年代滑落到社会底层的中产人士约有380万人。约占中产阶层总数的14%。同时,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加剧,1974年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的财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而到了2007年,这个比例已经扩大到23. 5%。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使中产阶级的生活极不稳定。在美国,1981- 1984年,《财富》杂志前500强企业共裁掉了300 万份工作,1989年的48.5万失业者中,有65%是管理者、专业人士和办公室职员,20世纪90年代初,大企业的雇佣率从1970年的21%下降到10%

——摘编自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中产阶级出现困境的背景。
2022-11-04更新 | 656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1950年至2001年北欧国家分阶段年均经济增速比较(%)。这些国家经济增速变化的重要诱因是(     
1950~1973年1973~2001年
丹麦3.812.06
瑞典3.731.83
挪威4.063.3
芬兰4.942.57

A.国家干预主义遭到废弃B.高福利政策的弊端凸显
C.人口老龄化加重了财政负担D.计划经济体制违背客观规律
2022-12-24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