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1784年大选中,法尔默斯勋爵为竟选英国议会下院的3个议员席位花费9000镑。有些大选区选民较多,花费就更高,比如1754年竞选牛津郡议员的费用高达4万镑。这一现象的出现(     
A.提高了议员的参政素养B.折射出下院的实权地位
C.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有利于放宽选民的资格
2023-12-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就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政体——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或寡头)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其灵感的源头自然还是古希腊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第二版)》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一些苛政,使社会上掀起一个振兴实业的热潮,大量实业团体涌现出来;随着民众参政热情的高涨,入党结社蔚然成风,各种政党和政治团体像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些,都和晚清时期不同。人们热烈期待着中国进入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期。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第一卷)

材料三   当1956年9月在11年的时期内第一次召开它的代表大会时,大会是以洋溢的自我庆贺和自我批评为其特征的。对1949年的胜利和对195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的确有充分的理由来庆贺。……但是党的领导人也认识到,它仍有许多任务有待完成,而且新制度中还存在缺点;所以这次党代会的特征是对政权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坦率得惊人然而又极为自信的分析。

——摘自[美]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结合所学,从国王与议会关系的角度概括“其实质内容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对“振兴实业的热潮”的推动作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未能“进入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期”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从社会变革的角度,简析1956年党代会呈现“洋溢的自我庆贺”的缘由。结合所学,概述此次会议对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自信分析”。
3 . 安妮女王因1708年行使过一次否决权,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行使否决权的君主”。此后,“国王的否决权变成一项有名无实的虚权,议会通过的法案提交国王签署只是一种例行手续罢了”。这反映出当时(       
A.责任内阁制度初步形成B.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了破坏
C.英国权力中心逐步转移D.“光荣革命”成果得以巩固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868~1886年间,英国政府内阁新人中只有9名是土地贵族,另有15名商人和专业人员。后者所代表的阶层包括银行家、商人、实业家和投资人,他们有的有爵位,有的没有。他们喜欢莎土比亚,谈论亚当·斯密,在实际权势方面与土地贵族不相上下。由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受到了新的社会阶层冲击B.土地贵族转化为工业和商业资产阶级
C.资产阶级撼动了传统贵族的政治优势D.启蒙思想家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提升
2023-12-02更新 | 2342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说:“光荣革命后,激烈的政治变动在英国始终都没有出现……英国宪政看似有形,实则无形。”如1742年,沃尔波的下台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宪法先例,后来这一做法成为英围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同时,英国统而不治的虚位国王,在政治生活中始终发挥着“制动阀”和“缓冲器”的作用。这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A.促使议会正在丧失对内阁的制约B.推动了政治与管理的分离
C.具有灵活性与稳定性并存的特点D.阻滞了政党政治正常发展
6 . 1839年,辉格党政府在下院多次遭到保守党批评,在围绕政府重要决策投票时,内阁仅获5票多数。1841年,辉格党内阁辞职,在缺少王室支持的情况下保守党单靠竞选胜利上台组阁。上述史实直接体现了英国( )
A.内阁是权力中心B.君主立宪的破坏
C.政党政治的发展D.分权制衡的原则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832年议会改革后,主要标志是1841年皮尔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上台组阁。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首相组织内阁,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所有阁员均须对政府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内阁所有成员维护内阁的“集体形象”,不可使外界了解内阁中的意见分歧,否则不利于贯彻实行政府的政策;阁员与首相共进退,首相的失败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所有阁员必须同首相一道辞职,回为普通国会议员。政府在大选失败后必须立即辞职。内阁不仅是中央行政机构的中枢,实际上也是国家政权总系统的顶点和最高决策机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阁加强了对议会立法工作的控制,凸显了英国行政和司法交叉混合的特征。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

材料二:美国内阁是是总统领导下的部长会议名称。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任职期间常召开高级官员会议,这种会议被称为内阁,后来形成惯例。内阁成员由总统决定,通常各部部长都是内阁成员,如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内政部等。这些人照例都是其党的顾问班子里的高级人士,在某种特殊意义上是总统个人的顾问班子。内阁不是集体决策机构,内阁成员分别对总统负责。如内阁成员不同意总统的政策,可自动辞职或由总统解除其职务。内阁成员不能担任国会议员,也不对国会负责。内阁每个成员都有权力和影响,但内阁作为一个集体组织却毫无权力可言。

——摘编自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内阁制如何体现民主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内阁与美国内阁的异同点。
8 . 英国内阁虽对议会下院负责,但在失去信任时,在它面前并不是只有辞职一条路,它还有权解散下院,宣布重新大选,让选民来决定它的去留,如能得到选民的信任,它可以继续当政,如失去选民的信任,它才最终下台。这表明英国内阁(     
A.受到双重监督B.是国家政策制定者C.需对选民负责D.保证了政局的稳定
9 . 1832年议会改革以后,国王虽然还保有任命首相和内阁大臣的权力,但议会对内阁的政策和提案具有否决权,一旦国王任命的首相不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议会就会否决内阁首相的提案,拒绝与内阁合作,导致内阁只能选择辞职。这反映出(     
A.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B.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C.民主政治的基础扩大D.三权分立构想付诸实践
10 . 1914-1915年,英国议会连续通过三个《国土保卫法》和《授权法》。据此,内阁获得了不经议会直接行政命令以代替议会立法的权力,大大提高了内阁领导人民进行战争的能力和效率。上述材料(     
A.表明内阁已隐约有与议会分庭抗礼之势
B.体现土地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权力博弈
C.暗示国王在对外战争中己毫无作用可言
D.强调议会与内阁的制衡局面即将被打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