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写道:“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制度的变革过程,是支配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规范和惯例的进步,并改善个人、组织与其外部环境,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各种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有更大提高。可见,制度创新在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运行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制度创新有助于政治观念更新,有助于政治结构合理化,有助于政治行为进步,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创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良性制度代替非良性制度,效率高的制度代替效率低的制度的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制度创新”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中国热”,即羡慕、热爱和崇拜中国文化,乃至仿制中国物品的文化现象。当时的上流社会将喝中国茶、穿中国丝绸的衣服、坐中国轿、建中国庭院、讲中国故事作为一件使命和风尚。此外,如伏尔泰等学者更是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将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提出“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你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并指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则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

——摘编自张西平《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16~18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对欧洲的影响再研究》

材料二   和法国、德国相比,英国的“中国热”在18世纪呈现由“早退”的现象,虽然此时英国民间的“中国热”仍在持续,但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却在降低,如英国学者斯当东曾说:“中国政治制度上没有代议制性质的机构来帮助、限制和监督皇权。”亚当•斯密则指出:“许久以来,他(中国)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此外,他们对中国的研究也开始有意识地与开拓海外市场的经济动机紧密相连。

——摘编自严建强《欧洲“中国热"中的英国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18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中国热”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中国热”出现“早退”的原因。
2023-06-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临淮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证券市场与英国社会转型】

材料   从17世纪晚期开始,证券市场引发英国社会上的大讨论。证券市场初兴时,市场波动频繁,当时人们对证券市场的机制并不了解,每当证券市场出现周期波动特别是市场陷入衰退就会引发人民的争论,加之当时的证券市场上,通过投机、欺诈和操纵等各种弄虚作假的手段来牟取暴利的行为的确广泛存在,这种现象自然会引发社会各界的批评。此外,证券市场牵涉到当时两大利益集团的政治斗争。代表商人和金融家集团的利益辉格党,乐见金融转型,而代表土地地主利益集团的托利党认为金融革命不但让资本从土地和商业转投国债,影响了土地的价格和商业的投资率,而且让地主和商人的借贷成本更高。

随着讨论的深入,英国人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认清了证券市场的金融功能,它让政府和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能以最小的代价筹集到资金,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投资。此外,投资于英国国债的外国资本从1723-1724年的不到10%上升到1750年的近20%,筹集大规模资本投资于某一生产领域已经相当普遍,从1694年到1773年,共有17次立法动议限制证券市场发展,其中1697和1734年通过的此类立法,为以后的证券市场监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

——摘编自李新宽《近代英国社会关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大讨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证券市场大争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简析证券市场大争论的意义。
2023-06-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基础之上的,而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不论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掠夺。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材料二   一切固定观念的、一切不可动摇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时代,都不断的瓦解着、消失着、流变着;一切新、不保守、反古老的关系在不断的产生着,一切官方的、重重的羁绊都被褪去,一切人的精神都变得自由。……于是,大规模的工厂、铁路与海运成为资本的流通媒介,资本的流通成为工厂、铁路与海运的生死之镶。

——马克思《资本论》(18671894


(1)请从军事、经济、文化上各举一例史实来印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史实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相比具有哪些进步性?
(3)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学到了哪些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和原则?
2023-06-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英美两国是近代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国家,英国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通过独立战争于1787年成立了联邦制共和国,并在南北战争后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两国制度差异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水平决定的
②两国道路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转型的渐进性
③两者都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④两者都全面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5-17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688年,英国议会决定邀请荷兰执政威康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统治英困,同时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当上了英国国王。这表明英国(     
A.新教徒竭力排挤天主教徒B.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基本确立君主立宪制原则D.责任内阁制已经初步形成
7 .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和上议院再也无权随意动用国库中的钱财,甚至不能向法国借钱。……如果政府破坏了与下议院的友谊,那它将寸步难行;如果无法与下议院达成和解,那就会拿不到一分钱的财政支持”。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B.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
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D.王权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8 . 16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规定议会通过的宗教法令不再经过宗教会议,而宗教法如果没有被议会法接受,就没有任何合法性,国王在所有的事务上拥有完全的司法权。这一做法(     
A.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B.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推动了民族国家形成D.促进了君主立宪政体形成
2023-05-06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9 . 1833年8月,英国国会决定:在1834年4月22日正式结束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给予所有英国臣民在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之间自由经商的权利;建立一个法庭来审判英国臣民在中国及其海岸线100英里以内所犯的罪行。这一决定出台的背景是(     
A.东印度公司影响了中英关系发展B.政党政治使英国对华政策发生转变
C.英国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加强
10 . 有学者指出,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虽然只是虚君,但超越党派政治代表国家权威,使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可以落到实处。执政的首相只有权力,没有权威,国家一旦发生政治危机,也只是权力危机,国家的权威不会动摇。该观点意在强调英国政治体制(     
A.限制了国王权力B.体现了民众意愿
C.维护了国家稳定D.避免了公权失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