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和美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政权组织形式不同。


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和查阅相关资料,比较美国与英国政治体制的异同。说明为什么在美国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2024-03-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征引孔子的说法:“天无二日,民无二王”,面对“天下恶乎定”这个问题,孟子说“定于一”。 墨子的政治梦想是“尚同”,建立一个层级鲜明、纪律严厉、绝对整齐划一、消灭个性和多样性的社会。老子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韩非子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二贵”“夫妻持政”是祸乱的原因。

希腊人极为推崇城邦独立自治制度,小国寡民的城邦是他们所能够想象的唯一的国家形式……希腊人容忍并且享受分裂状态,因为在他们看来,过大的国家不利于公民民主的实行。城邦领土的过度扩张,便意味着公民集团的扩大,意味着公民与国家间关系的疏远以及公共生活的松懈甚至完全丧失。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1)概括材料中先秦时期思想界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古希腊人认为“过大的国家不利于公民民主的实行”。这一矛盾在近现代是如何得以解决的?请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2024-01-23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18世纪,英王威廉三世经常与少数几个重要的大臣聚会于密室,商讨国事,内阁已具雏形。乔治一世当政时,厌恶议会中无休止的争吵,渐渐失去参加枢密院会议的兴趣,并从1718年起不再出席内阁会议而指定财政大臣代其主持。1712年担任首席财政大臣的沃波尔以卓越的才干操纵下院,控制内阁,独揽行政大权。内阁会议自此有了自己的首脑——首相,摆脱了国王的控制。与此同时,辉格党在国王的支持下,长期掌控议会。而久居台下的托利党经过逐步的分化与重组,发展为政府的“反对派”。议会与政党的接轨,进一步完善了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

——摘编自岳爱成《英国近代议会制的困境和政治上的倒退逆流》

材料二   复辟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不仅拒绝召开议会,还于1830726日发布多项敕令,以君主专制的强硬政策对抗日益增长的社会要求。资产阶级代表梯也尔随之起草了一份“抗议书”,认为“政府违反了法制,我们可以不服从”“政府现在丧失了合法性”“我们反抗它”。729日,成千上万的工人、退伍军官、小商人等在巴黎自发地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自由万岁!”“打倒波旁王朝!”的口号响彻巴黎上空。82日查理十世被迫退位后,波旁王朝在法国的200余年的统治至此被永远地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吕一民《大国通史: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初期英国民主政治体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波旁王朝“至此被永远地画上了句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法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832年议会改革后,主要标志是1841年皮尔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上台组阁。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首相组织内阁,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所有阁员均须对政府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内阁所有成员维护内阁的“集体形象”,不可使外界了解内阁中的意见分歧,否则不利于贯彻实行政府的政策;阁员与首相共进退,首相的失败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所有阁员必须同首相一道辞职,回为普通国会议员。政府在大选失败后必须立即辞职。内阁不仅是中央行政机构的中枢,实际上也是国家政权总系统的顶点和最高决策机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阁加强了对议会立法工作的控制,凸显了英国行政和司法交叉混合的特征。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

材料二:美国内阁是是总统领导下的部长会议名称。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任职期间常召开高级官员会议,这种会议被称为内阁,后来形成惯例。内阁成员由总统决定,通常各部部长都是内阁成员,如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内政部等。这些人照例都是其党的顾问班子里的高级人士,在某种特殊意义上是总统个人的顾问班子。内阁不是集体决策机构,内阁成员分别对总统负责。如内阁成员不同意总统的政策,可自动辞职或由总统解除其职务。内阁成员不能担任国会议员,也不对国会负责。内阁每个成员都有权力和影响,但内阁作为一个集体组织却毫无权力可言。

——摘编自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内阁制如何体现民主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内阁与美国内阁的异同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其时资产阶级还比较弱小和幼稚。英国资产阶级不可能把封建贵族阶级一脚踢开,只能在君主立政下同它达成妥协。当时资产阶级与一部分封建贵族妥协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同时,他们在新的社会关系和政权结构中,也逐步克服封建的偏见,自身不断资产阶级化,最终与资产阶级合流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原则经过洛克、孟德斯鸠及其他思想家的大力揄扬,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普遍接受的建国“纲领”。后来的欧美资产阶级国家,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些原则建设自己的政权的。

——摘编自赵士国丁笃本《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异议》

材料二   北美人认为英国本土与海外领地各有议会,平等平行,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光荣革命”后英国君权与民权已从垂直“竖立”放倒,成议会主权制约君主专权之“平面”;从英国与海外领地的关系看,伦敦为“君”,海外为“民”,还是一个帝国“垂直”体。此前北美有过邦联,却是“用沙子结成的绳索”,后来美国定名United States,是地方各邦“平面”排列。托克维尔强调美国民主的根不在华盛顿、纽约,而在各“邦”小城小镇,有“小民主”自治,才有“大民主”联邦,须须根根扎根于“小”,地面之上才有树大迎风。我们称的“中央政府”,在美国只能称“联邦政府”,不可提“中央政府”。欧洲学习美国,各国主权分两层,可下沉者沉至地方议会,可上浮者浮至欧洲议会,明显有美国政体的遗踪。

——摘编自郑非《帝国的分裂: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建立联邦制度的背景,并简要说明对美国确立联邦制的认识。
2023-08-27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众所周知,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主张,并在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主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最完备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对立物而出现,在历史上是巨大的进步,它在西方国度里曾经经历了光辉的战斗历程,才走向没落。

——《厦门大学学报》


(1)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和确立标志。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2023-08-10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处于转型之中的西方国家兼具民族国家、工业化国家、殖民主义国家等多重身份。将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资本家的积极行动和一个发展最为迅速的体制即具有强大行政、立法、司法、军事能力、保护私人产权并与其合作的国家统合起来,正是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成功转型的秘诀。

材料二   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期,欧洲国家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名获得了非西方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和市场资源,并在法治环境中,用野蛮的方式将工业生产节奏和生活需要传播和强加于世界各地的农村地区,用西方棉纺资本和技术强行取代全球南方国家传统手工业生产,这对全球南方国家原有经济体系和商业网络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全球性的劳工队伍被工业资本主义的新秩序组织起来,欧洲国家制定了新的世界经济分工,在世界经济的“大分流”中成为拥有特权的发达国家。美国1787年制宪使得奴隶制在宪法的保护下合理生长,联邦军队强行迁移印第安人部落,为白人定居者腾出兴建棉花种植园的空间,单一经济作物发展模式更是将无数美国奴隶的后代投入到“第二次奴役”的深渊。国家则通过官僚机器和法治体制,强制实施低工资制,并对劳工阶级的反抗进行暴力镇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西方国家“转型”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3-07-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实行的是二元行政体制。这种议会制下的二元行政体制是君主制长期演变的结果。原来由君主享有的权力逐渐转移到政府和首相手中。国家元首虽然体现了国家和政权机构的连续性,但没有权力也没有办法实施自己的政策,只能扮演一种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角色。在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同时是政府首脑、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世俗领袖。

——摘编自李晓东《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材料二 一切征税法案应首先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得提议或赞同,关于此项法案之修正案与其他法案同。凡通过于众议院及参议员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但退还时应附异议书,发交提出该项法案之议院。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该项命令或决议或表决于发生效力前,应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通过之。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王的职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法律的基本要点,并分析其体现的原则。
9 . 政治制度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和教师用书整理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简表。

国家名称英国美国法国
背景16世纪末17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限制;17世纪末启蒙运动开始于英国,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8世纪,瓦解中的封建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建立途径革命、改革战争、改革反复革命,国民议会制宪
行政权首相内阁总统总统、总理内阁
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历史影响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大力向外扩张和掠夺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的国家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也采取革命或改革方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毕竟各国历史条件不同,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亚非地区,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最终都没有成功,并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改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法两国进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非地区,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最终都没有成功的原因。
2023-06-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代议制民主将公民权简化为投票权,而这既难以解决多元社会内部矛盾,也难以避免由公民信息资源的不对等而导致的公共事务参与机制的不平等,进而导致公民的政治冷漠和政治疏离感。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西方开始对协商民主进行探讨。而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根本动力与西方明显不同,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西方国家协商民主充分体现自由、平等的精神,倡导个性解放和人的价值;但这种价值观忽视集体利益或者公共利益。中国协商民主的目的是实现人民政治参与和当家作主的统一,构建中国稳定的社会秩序与和谐的社会关系。西方协商民主的制度形式普遍存在于实行多党制或者两党制的国家中,它是协调政党与政党之间以及政党内部利益与矛盾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党派之间实行民主协商的制度性安排,它强调党派之间的协商与共存,与协商民主理论要求更具内在的契合性。

——摘编自杨生利《协商民主与中国乡村治理的路径探析》

材料二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主张公民在协商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对话、争辩和审议等形式,提出各种相关信息或者理由,说服他人,或者在讨论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偏好。这种协商民主是公民通过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行使政治权利,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的一种程序、制度和模式。合法性同样也是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目标之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协商民主的兴起源于其国情多样性,这表现在文化上、民族上、社会分歧上、利益诉求上的多样性等。从社会结构看,中国的社会结构正由单一性的同质化社会结构向多元的异质化社会结构转变,社会分层现象明显,社会主体和利益结构复杂多样,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

——摘编自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协商民主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