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多有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和建设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等《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汉初制度多有不切实际”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表现,指出汉武帝为“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所进行的政治变革。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结构的角度说明“分权与制衡思想”。以史实简要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践行“立体分权”理念的。
2023-04-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2 . 一位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德、英、法、美B.法、美、德、英C.英、美、德、法D.英、美、法、德
2022-11-11更新 | 217次组卷 | 7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知识竞赛
3 . 下面是18世纪80年代美英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项目美国英国
国家元首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任期制
政府首脑总统首相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国王、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
D.国王、选举、终身制
2019-01-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一中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六科联赛历史试题(选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同学在研究近代世界部分国家崛起时从教材中提取如下材料:


英国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美国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亮起了第一盏电灯……把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
德国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日本“黑船事件”后,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工业文明的优势……他们希望改革日本社会,实现富国强兵。1889年明治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当时,日本的机器工厂已经有三千多家,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写道:“联邦的安定、繁荣和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法官之手。行政权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原则是
A.自由平等
B.分权制衡
C.人民主权
D.联邦制
6 .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一个小姑娘问他:“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克林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B.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C.西安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D.克林顿是随心所欲与西安小姑娘开了一次玩笑
7 .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了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018-01-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冬学”学科竞赛测试历史试题
8 . 他们(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比例上的平等”是一种有差别的平等,也是一种不易被人们察觉的“平等”,比如选举制度中把最优秀的人选出来管理国家就体现出了这种“平等”。下列职务中,哪一个相对更能体现出“比例上的平等” (   )
A.雅典陪审法庭成员B.英国的国家元首
C.雅典每日轮值主席D.美国的总统
2018-01-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冬学”学科竞赛测试历史试题
9 .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4年“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卷入“美金公债案”被免去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
并被迫辞去行政院长之职。1947年另一“四大家族”的代表宋子文因引起“黄金风潮案”,牵涉舞
弊被迫辞职。其心腹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被免职。但这些对高官的处理,却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效
果,民国腐败依旧愈演愈烈。 蒋介石在一则日记中写到“内外人心陷溺,人欲横流,道德沦亡,
是非倒置,一至于此!”。他在总结豫湘桂会战失败时,更痛心疾首的说:“由于我们自身种种腐败
缺点的暴露,可以说他们到了现在,已经根本没有把我们中国放在眼里!”1948年国民政府设立
“上海经济管制督导员”,蒋介石亲选蒋经国主管,“扫除腐败势力”。对此任命,蒋介石称“虽然
我晓得这个职位可能使经国遭到忌恨,甚至断送前程,但是我必须派他去。经国是可以担任此一任
务的唯一人选。”但也没有能挽回蒋经国“打虎”失败,贪腐纵横的现实。
                                          

——摘自王春瑜主编《殷鉴不远:民国时期的反腐败史话》


材料二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确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打破了政治机器垄断职位任命权的局面,从而重挫了分赃交易者的嚣张气焰。此后,为保证政府廉洁、防止金钱对选举的渗透和腐蚀,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和禁止联邦文官参与政党活动的哈奇法(1939年)等。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44—1949年国民党及其政府腐败的影响,指出国民政府反腐败的特点。
(2)据材料二回答,与国民政府反腐败相比,美国的反腐败有什么特点?
2017-12-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