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024-04-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9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国民议会中的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共和制前途未卜。但是共和派还是利用了保王派内部的分歧,于18751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国民议会通过了五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作为法国有史以来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反映了劳动人民日益渴望一个持久稳定的和平生活。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身政治追求和建国主张,在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目标、国家性质、国家概念的文字表述,即“新中国”国家符号。……1927年当大革命蓬勃发展之时,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有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1931117日,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个崭新的工农民主政权诞生了,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工农劳苦大众的革命斗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苏维埃”这一表述已难满足团结全民族抗战的要求。193610月,毛泽东在其起草的《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中第一次提出“中华民主共和国”,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斗争的国家主张,指引了革命发展方向。……之后“新中国”符号的话语构建历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等。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19499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符号在复杂的革命环境里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确立。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国家符号演变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法共和体制确立的认识。
2024-04-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大革命前,以第三等级代表为主体的国民议会已经组成,并得到国王承认。君主立宪派执政后,为缓解农村暴动所造成的严重局势,试图作出某种妥协。17898月,国民议会颁布若干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法令把封建制度分为两个部分,即附属人身的封建义务和附属土地的封建义务,前者被无偿废除,后者则需要赎买。附属人身的封建义务指劳役制,还有显示领主特殊身份的各种封建特权,如狩猎权、垂钓权,死灰复燃的磨坊捐、烤炉捐等,以及新增添的摊税、市场税、道路通行费等,都应无条件予以废除。附属于土地而产生的租税仍然有效,需要用赎买方式废除。根据规定,如果赎买年贡地租,须支付相当于该土地年产值20倍的金额,如果以实物形式赎买,须支付相当于该土地产量25倍的谷物。土地易主费的赎买价格是实际费用的5倍。这个价格只有资产阶级才支付得起,大多数农民实际上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自己的土地产权。

——摘编自侯建新《大革命前后法国农民土地产权问题——从托克维尔的一个误判谈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期法国君主立宪派废除封建制度改革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8世纪末期法国君主立宪派废除封建制度的改革措施。
2024-02-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材料一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编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的范围,结合雅典城邦的权力架构或权力运行机制分析其“伟大”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争取民主历程中斗争方式的变化趋势,并简述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构建的民主政治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到1900年,法国铁矿、铸铁和钢的发展起伏很大,尤其是在1848年、1871年下滑明显,1875年后,这种起伏现象就没有了。德国经济以军火工业为基础,克虏伯、西门子都是第一流的大军火商,每当对外战争扩张顺利时,工业便如飞箭似地发展,反过来,为刺激经济发展,又需要加快对外扩张的速度。这种恶性循环互为因果,直到把国家引向失败,经济彻底崩溃为止。德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国民生活水平发展相对缓慢。

——摘编自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材料二: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679亿元,2017年达到827122亿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1978年上升406%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连续8年快于城镇。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9位,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979倍,居世界第一位,外商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4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法、德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角度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法德相比,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突出价值。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后,日本和中国都选择了变法图强,在清末立宪改革运动中,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诞生;其立法理念、制定过程等多方面都深受日本《明治宪法》的影响。清末立宪运动从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开始拉开序幕,1906年五大臣考察日本宪政此时日本已经跃然成为东方帝国主义强国,被誉为“宪法之父”的伊藤淖文详细介绍了日本宪法的原则。考察大臣们归国后对立宪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反复阐述,各阶层人士也纷纷发表言论,强调日本立宪成功的意义以及模仿的必要性。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饮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

——摘编自柴松霞《〈钦定宪法大纲)模仿<明治宪法>的成效分祈》

材料二   任何国家的政治转型都必然处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1718世纪,法国屡次在海外争夺中败给英国,一些先进人士开始寻求解决良策。不少法国革命领导人都游历过英国和美国,甚至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前,君主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这虽然增强了政府职能,但也隐藏许多危机。政府大兴土木,路易十六为了搜刮钱财重新召开了关闭很久的三级会议,这不仅得罪了第三等级,连特权阶级也得罪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治转型经历了专制君主制、议会君主制、议会共和制、帝制、君主制、总统共和制、帝制以及议会共和制的漫长过程。

——摘编自卓健君《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钦定宪法大纲》模仿《明治宪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的时代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西方政治变革的认识。
2023-05-28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   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摘编自钱乘旦、许明洁《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在芬兰,某些阴谋反对瑞典国王的贵族谈论的是乔治·华盛顿。在德意志,人们以诗歌、散文、历史著作和学术性小册子抒发对美国人的热情。在英国,改革者指出:“在美国的州和联邦宪法中不同宗教团体的成员在政治上受到的待遇都是一样的”。在爱尔兰,志愿军以美国先驱者为榜样,组织起武装连队,之后,英国不得不赋予爱尔兰部分自治权。欧洲的中产阶级满意地看到那个国家人受到应有的尊敬,真正的功绩得到应得的报酬,人们对他们按照能力和贡献加以评价。

——摘编自(英)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人权宣言》确立了被称为“不朽的原则”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原则。《人权宣言》从原则上提出各项基本人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社会有权要求机关公务人员报告其工作;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编自赵铁生《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原则的宪章——<人权宣言>》

主题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四   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并不真心欣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们更关心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他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顾虑,1787年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是这部宪法的核心。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主题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材料五   1857年末改革诏令发布之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沙皇依靠高效的官僚机构搜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并且制定出相当完备的改革法案。这表明历史积攒的隐性力量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力量既来自农奴制的思想危机和克里米亚战败后的政治危机,也来自于19世纪上半期俄国政府在农民问题上的不断改革。索洛维约夫说:“如果改革大业不是在专制皇权的主导下开始,那么反对派的实力将会强大得多,并会将改革完全倾覆。”在制定改革方案的过程中,亚历山大二世发挥了主持者和平衡者的作用,并且成为最终的仲裁者。他促使贵族主动提出改革,在形式上保障了贵族对改革的参与权,使得改革没有变成贵族与沙皇的公开冲突。在最为关键的土地和赎买问题上,亚历山大二世表达了平衡地主与农民利益的公正立场。在政治斗争中,他对贵族和政府的方案都采取了模糊立场这就保证了贵族对沙皇的信心,同时转移了斗争的焦点。最终在沙皇的保护下,编纂委员会(改革的中心机构)的主要成果得到保留。

——摘编自张广翔等《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

材料七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八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标志。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对近代欧洲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确立的基本原则。
能力提升
(4)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家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阐释美国宪法如何体现了这一原则。
(5)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6)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特点。
(7)材料七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献扭转战局?
(8)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
历史纵横
(9)根据上述材料,简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世界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它是法国近千年来历史的见证。这里曾经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还有许多著名艺术家曾在这里生活。法国大革命后的1792527日,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后来,拿破仑将卢浮宫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巨大的长廊布满了他掠夺来的艺术品。直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整个宏伟建筑群才宣告完成,前后将近600年。过去的卢浮宫现如今早已改名为卢浮宫博物馆——法国最大的收藏博物馆。用来展示珍品的数百个宽敞的大厅富丽堂皇,有些大厅的四壁及顶部有精美的壁画及精细的浮雕,处处都是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让人叹为观止。

——摘编自姜继兴《法国近千年历史变迁的见证——卢浮宫博物馆》


(1)根据材料,概述18~19世纪法国卢浮宫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上的贡献。
9 .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

材料一 下表是英法两国代议制确立、发展的简要进程

英国①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建立起来。
②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③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⑤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⑥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拿破仑宪法。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英法两国在代议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异同点。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那样也便不会产生一个国王所易犯的任何错误。一切职位都由抽签决定,任职的人反对他们任上所作的一切负责,而一切意见均交公民大会裁决。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

材料二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情上做错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轻得多的。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

材料三古典民主拘泥于“民主”一词的字面意义,实行的是单纯的、纯粹的民主(亦即直接民主),全体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关,少数异议分子(通常都是真正的社会精英)处于被排斥的地位,而现代民主则一般不诉诸全体公民意志的直接表达,强调包含与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权参政并争取自己合法权益,实行代议制度(亦即间接民主)、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总之这早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民主政体,而是一种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精英意愿之间维持某种平衡的“混合政体”;古典民主仅把“自由”定义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似乎人只应为公共政治而生活,个人在公共权力面前也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现代民主则赋予个人的自由则广泛得多,个人既有权参与政治活动,也有权不受非议地放弃公共政治而从事一切私人的合法活动,而政府的主旨也正是保护这种个人自由权利不受任何势力侵犯。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册)》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思考:在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上,希罗多德和苏格拉底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强调什么?
(2)材料三从哪些方面比较了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不同?现代民主和古典民主相比,有何进步?
2022-09-26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