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马贸易一直从唐宋延续至近代。公元625年大唐与吐谷浑开通互市,大量的茶叶、绢帛等商品输出。以换取马匹及其他畜产品,丰足彼此,皆有便利。中原人用以交易的丝绸,对西域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生活附属品,而中原人却渴望得到代表国家军事实力的战争武器——战马。大唐王朝逐渐开始由“绢马互市”转为“茶马互市”。到了宋代更是形成了系统的茶马交易之法:以茶引作为茶叶经营的官方许可,茶马司管理相关贸易实务,茶马法确立各项贸易细则,完善的制度管理着所有的茶叶贸易。元帝国不缺马匹,茶马交易演变成以银两及土货与中原茶叶的贸易。茶马交易一直到明代又重新恢复,此时贸易实体则已经从“马”转变成中原的“茶”。清代以后,随着以马为主力的冷兵器时代谢幕,茶马交易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戎新宇《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下,茶叶生产逐步复苏,5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成功茶叶筛分机、切茶机等茶叶精制机械,使我国茶叶生产长期依赖手工的落后局面获得改善,显著减轻了茶农的制茶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加工质量。1979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105万公顷,产量达到27.72万吨,出口量达到10.68万吨,分别为1950年的6.2倍、4.5倍、5.7倍,为我国后来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编自陈宗懋(中国茶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以来茶马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叶发展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2 . 1972年10月15日,周恩来在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报国务院《关于向罗、南、匈、保等国提出科技合作项目的请示报告》上批示:“为何不派人去伦敦、纽约、东京去研究西欧、美、日本的机械工业情况,反而求其次?”周恩来意在强调中国(     
A.要调整“不结盟”的外交方针B.努力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C.科学技术交流渠道需要拓宽D.争取外援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3 . 如表为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安排的三线建设和其他重点建设项目成果(部分)表。这反映了(     
项目地位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风号远洋货轮建成投入使用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
南京长江大桥胜利通车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成昆铁路胜利通车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突破了多国专家断言的我国西南为“铁路禁区”的观点
A.三线建设重点在华东地区B.“三五”计划以交通建设为重心
C.人民群众艰苦的创业精神D.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相关成就是(     
   
A.“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
B.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
C.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
D.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2023-08-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华罗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期夏令营学习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1953年降低43.1%,年均下降0.9%。从单位GDP能耗指标值(GDP按2018年价格计算)来看,由1953年的0.91吨标准煤/万元逐步上升到1960年最高的2.84吨标准煤/万元后逐步下降,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逐步上升后,基本呈现稳步下降态势,2018年下降到0.52吨标准煤/万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能源司《能源发展实现历史巨变 节能降耗唱响时代旋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材料二


——据美国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AIAC)相关数据整理


对比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围绕“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8-10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23-08-02更新 | 260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5~1975年,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40%以上.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肥、森林、建材、铁道、交通、民航等各个方面。由此可知,三线建设(     
A.推动了国家工业合理布局B.降低了沿海地区发展水平
C.以民用轻工业为建设正点D.消除了东北地区战争威胁
8 . 在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可见,三线建设的推进主要是基于(     
A.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B.全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C.加快新中国工业化进程D.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落后
2023-06-28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64年起我国开始三线建设,如表是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        
项目成就
煤矿贵州六盘水、四川宝鼎山等煤矿
水电站甘肃刘家峡、湖北丹江口、葛洲坝等水电站
钢铁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等
铁路成昆、湘黔、襄渝等铁路
A.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项目B.推进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
C.实现了经济结构根本性变革D.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0 . 1963年出版的《比劳动热情,比生产干劲》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B.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C.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3-06-20更新 | 23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