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大庆油田职工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三老四严”的口号。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该口号的提出(       
A.彰显了三线建设中工人们的良好精神面貌B.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风貌
C.表达了对文革中各种弄虚作假行为的不满D.反映了人们对于国民经济调整的殷切期待
2023-06-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四所百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是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学堂被迫停办。

1905年,学堂在唐山复校,改名为唐山铁路学堂。

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校园被日军占领。在全校师生、校友的努力下,学校于年底在湖南湘潭复校。抗战期间,又多次迁移。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学校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系(组)师生调整到外校,学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

1964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学校迁至四川峨眉。

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

——摘编自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百年交大》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地近平津的学校师生走上街头游行聚会,外抗强权,内除国贼。57日发起成立唐山学生救国团,发行《救国报》。唐山史上空前的三万人聚会也是交大学生救国团联合各界力量共同发起的。

1933年长城抗战后,《塘沽协定》签订,华北时局日益紧张,学校实际已处在日本鲸吞蚕食中国的最前沿。学校上下同仇敌忾,决不妥协。时任校长孙鸿哲不顾个人安危,力保校园安全,并在校内悬挂中国国旗,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给冀东人民以极大鼓舞。

“文革”前夕,学校搬迁至四川峨眉,当时条件的艰苦与闭塞,非现在所能想象。学校绝大多数教师职工坚持下来,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一次次使学校如凤凰涅槃,走出苦难,重新焕发出活力。

127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断奋进的光辉历史,形成了“埃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的30余万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4位海内外院士和38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我校。

——摘编自何云庵《浅谈西南交通大学传统》


运用材料中事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百余年历史中体现的民族精神。(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3-06-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末,鞍钢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并形成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1960年,毛泽东代中央起草批示,将这一制度称作“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加以推广。在新中国成立后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据宋铁春回忆,“鞍钢宪法”诞生之前,广大基层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对社会上盛行的长官意志……尤其对苏联式‘一长制'极为不满,迫切需要一种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取而代之”。这使得“鞍钢宪法”的诞生带有了必然性。

——摘编自周勇《“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发展起来的东北劳模及劳模精神,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个人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量。东北劳模身上体现的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浩然正气,对纠正东北地区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有重要作用。东北劳模以其实际行动和高尚品质激励和引领人们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并且成为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健康的榜样。东北劳模作为榜样和人生标杆,身体力行地为普通劳动者指明了人生方向,并充分证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空间很大,只要有志气有闯劲,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编自李泽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东北工业劳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鞍钢宪法”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北工业劳模的当代价值。
2023-06-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的人口问题最早可追溯到江户时代后期的人口停滞。明治时代以后,随着产业革命的推进和东亚战争的爆发,天皇鼓励生育,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大正时代(19121926年),人口增长率达到最高值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后,缓慢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引起统治者的恐慌和担忧,如何迅速扩张人口成为施策的重心。总体说来,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人口转变已经大致完成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此后开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

——摘编自郑亚楠《近代日本人口政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经历了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增长放缓阶段。1970年左右是构成中国人口变动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在这个节点之前,死亡率有着明显的下降,从20%下降到了10%以下,但是出生率的水平却维持在30%〜4O%的高位。这构成了我国人口转变的第一个阶段,即由于死亡率的下降所带来的人口转变。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死亡率已经降到较低的水平,我国的人口变动表现为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面貌。出生率很快从3O%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2O%。20世纪90年代时,生育水平已经下降到人口的更替水平以下,人口的总体生育率下降到低生育率的水平。

——摘编自任远《新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日本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
5 . 如表所示是我国第一至五个五年计划中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占比情况(%)。据此可知,我国五年计划的实施(        
时间国家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投资
“一五”时期(1953~1957年)88.911.100
“二五”时期(1958~1962年)73.226.800
“三五”时期(1966~1970年)76.41.1022.5
“四五”时期(1971~1975年)66.71.0032.3
“五五”时期(1976~1980年)57.54.53.534.5
A.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体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649月,华东局决定开展安徽省小三线建设。
196512月,省机械厅决定,以合肥开关厂为班底厂负责筹建。筹建处设在合肥,规划中是军火工品厂。
19663月,开工建设,选址于霍山县诸佛庵。
1970年初,基本建成。
19705月,通过国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转为批量生产。代号国营9374厂,红星机械厂,霍山县202信箱。红星厂主要生产各种军火工品,与其他单位配套。
1984年,开发新的民品,射钉紧固、精细化工、紫铜管三个系列。
1985年,民品总产值首次超过军品。
19701985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295万,实现利税938万。
1985年底,职工1120人,工厂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
1990年,红星厂生产的射钉弹获兵总优质产品奖。
1992年,迁合肥。原址移交当地管理,厂办被改成了村委会办公楼。其他厂房被出租给许多小企业使用。
2009年,工厂正式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安徽军工集团。

——据《安徽红星机械厂厂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6-13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含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园、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概括从领导力量、方向道路、发展方式、民主政治、精神文化、社会公平、生态文明、全球治理、文明境界等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和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6-0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上海响应国家号召,从1964年秋至1966年,共将411座工厂迁到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这些工厂一分为二,内迁部分设备和人员,在后方组建新厂,老厂任务仍要完成”,“上海职工以大局为重,奔赴内地山区”。以上现象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①有助于改善工业的布局        ②源于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
③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④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 下面是1955年宣传画《把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祖国》,作品中两位年轻的工程师注目着建设中的大坝。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B.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C.倡导知识青年投身经济建设D.人才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
2023-06-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我国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一副宣传画,这一作品反映的事件(     

A.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B.指导方针是备荒、备战、为了现代化
C.建设重点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D.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战略布局考虑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