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1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盲运动。各地兴办冬学、民校、工人文化补习学校,教育主体以干部和工农为主,学习内容包括最基础的识字、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教育。1949年到1956年间,扫盲运动共扫除文盲2076.2万人。据此可知,扫盲运动(     
A.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B.健全了国家教育体系
C.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D.改变了当时社会风气
2024-05-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1年出版的扫盲教材《职工业余学校识字课本》,第一课内容是“工人”和“做工”,随着课程的深入,出现了“雾的成因”“空气和风”等内容。1956出版的《市民识字课本》,内容有认日历、认钟表、买菜、坐车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旨在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民B.促成了义务教育逐渐普及
C.注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D.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3 . 1966年国庆节后,辽宁省图书馆管理的《四库全书》装了满满三节车皮,由沈阳铁路局运往兰州。兰州军区派出27辆军用卡车将《四库全书》运抵战备书库。这一图书内迁的意图应是(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B.促进西部的教育发展
C.保障文化资源安全D.丰富文化传承的载体
2024-05-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画家李畹于1955年创作的《识字田间忙》年画,该作品(     

A.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体现了对“双百”方针的贯彻D.彰显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热情
2024-05-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考预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1年6月,马寅初出任北大校长后发现,教师们虽有热情,愿意改造旧北大。但是在讨论院系调整时,教师们都强调“以我为主”,各不相让;讨论改革旧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或崇尚欧式教育,或崇尚美式教育。这可用于说明新中国(     
A.开展思想改造运动势在必行B.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落实D.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深刻
2024-05-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工人的扫盲和业余教育,下表是部分识字课本中选取的工人模范代表。

课本

课文题目

模范人物

成长故事

《识字课本》

《创造新纪录》

赵国有

创造新纪录的生产英雄,被提拔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担任生产部副部长。

《职工识字课本》

《孟泰仓库》

孟泰

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工人课本》

《赵占魁的故事》

赵占魁

10岁当雇工,曾过着牛马一般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为全解放区的模范。

《工人识字课本》

《给奖大会》

17个妇女特等模范人物从名字都没有、被欺凌、被压迫的妇女成为特等模范人物。
这反映出(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B.劳动者的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C.国家重视建构工人主人翁形象D.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2024-05-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7 . 1956年6月,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传统戏剧的挖掘、整理和改编工作,扩大戏曲上演剧目,“对戏曲剧目,不能片面地和机械地要求直接的‘教育作用’和‘配合作用’”。据此可知,这次会议的内容(     
A.可以体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B.反映了对“百家争鸣”方针的落实
C.贯彻落实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路线D.促进了新中国文艺工作的全面繁荣
2024-05-22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建国初期拍摄了一系列电影,如《女司机》讲述了孙桂兰等人克服困难和“个人主义”成为女火车司机的历程,《走向新中国》讲述了一位留美工程师从徘徊苦闷到积极投身钢厂技术改造的故事,《一贯害人道》揭露反动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的罪行。这些影片旨在(     

A.落实“双百”方针的精神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C.配合国家工业化大发展D.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2024-05-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9 . 如表所列活动(     
时间活动名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
1956年8月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会唱》等
1957年1月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奖《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等
1957年12月第一篇全国摄影艺术展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
A.反映艺术创作注重革命传统B.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表明文艺出现“左”的倾向D.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2024-05-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禹城市华奥私立学校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原来在解放区出版的以工农兵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发行,“改革旧形式,充实新内容的努力,在中国固有的文艺各部门内,到处可以看见”。这一措施 (     
A.完善了国家的文化教育方针B.明确了新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
C.肃清了封建落后思想的影响D.提振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
2024-05-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