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 弹(330 万吨 TNT 当量)实验爆炸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 了 2 年零 8 个月,比美国少用 4 年半,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
于敏,1926 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 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1960 年 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率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 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2015 年 1 月 9 日,获得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 500 万元。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展核武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梁守槃(1916—2009),福建福州人,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17岁的他受当时“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热潮影响,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从此走上“航空救国”之路。1938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并获硕士学位,1949年任浙江大学航空系主任。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仿制从苏联引进近程导弹,梁守槃被任命为总体设计部主任,为独立自主地研制新型导弹奠定了基础。1960年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序幕,为“两弹一星”工程奠定基础。之后他长期从事海防导弹的技术领导工作,领导研制成功多种海防导弹。90年代后,他还十分重视研究航天科技工业的经济效益问题,较早地提出了导弹型号研制工作要搞经济核算和经济承包责任制,极力反对包盈不包亏的假承包,努力探索导弹工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道路。

——摘编自苏晓禾《梁守槃:鹰击长空卫海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守槃研究导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守槃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2024-01-0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1986年初,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之后,于敏由于身体的原因逐渐退出研究领域,卸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转而以“顾问”的身份继续为中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敏在核技术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于敏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2023-04-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不久后,由于苏联拒绝再为援建的原子能项目提供原子弹样品和技术资料,我国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钱三强力荐年仅35岁的朱光亚担任核武器研究科技方面的总负责人。在朱光亚的建议下,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陈能宽、周光召等人都加入进来,他们从最基本的理论学习、实验准备工作,到规范科研管理、建立团队精神,仅耗费很短时间就搭建起了一套中国核武器研发的“黄金阵容”。1962年,虽然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朱光亚等还是向中央提出了两年内进行我国第一个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的“两年规划”。毛泽东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很好,照办。”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许,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摘编自顾小英、朱明远著《我们的父亲朱光亚》

材料二   1996年7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一事发表声明,下图所示为其内容摘录:

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我们研制和发展少量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中国发展核武器也是为了保卫世界和平,为了打破核讹诈和核威胁,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

中国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还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做出并恪守这一承诺的核武器国家。中国从未在境外部署过核武器,也从未对别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谈判。

我们衷心希望,永远不发生核战争。人类既然能在二十世纪制造出核武器,也完全有能力在二十一世纪彻底消除核武器。中国政府和人民愿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一道,为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子弹研究取得突破的有利条件,并谈谈朱光亚等人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末我国暂停核试验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发表关于停止核试验的声明有何意义。
2021-12-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盛会,它汇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首届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在伦敦水晶宫开幕。在160天的展期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约630万人次参观。……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有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抽水机等等,这些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取1211枚奖牌。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这届博览会上出类拔萃,茅台和金奖白兰地从此声名远扬……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也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不菲成绩。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注:此外,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
材料三
2002年,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截至2009年9月,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展,参观人数预计约7000万人次。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3)2002年中国上海申博成功,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区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