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他的救国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0-06-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2020-06-14更新 | 144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3 . 如图所示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迅速发展的几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组织
A.促进了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B.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C.改变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D.有利于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4 . 下表为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究其政策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实行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
C.对外开放政策D.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020-06-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79年,中央文件指出:“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在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这反映出当时
A.农村改革出现新动向B.城市国企改革启动
C.市场经济的取向明确D.人民公社即将废除
6 .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2020-04-25更新 | 289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1982年1月1日,温州市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苍南县钱库区李家车村农民在筹资创办李家车针织厂的基础上,扩大119股,每股出资600元,改名为苍南毛纺厂。这反映了当时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B.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正式启动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新动向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8 . 1977年底,四川省委在农业方面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将农民的自留地增加到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并且支持农民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这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B.个体小农经营得到广泛认可
C.农民生产自主权进一步扩大D.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发生变化
9 . 阅读下表,说明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88年3666.9544.9
1990年7662.1686.3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10 . 1978年,安徽遭受大旱,安徽省委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借地度荒:凡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借给社员种麦、种油菜,每人借三分地,并鼓励农民开荒多种,谁种谁收谁有,国家不征粮,不分统购任务。这一措施
A.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B.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
C.为包产到户提供了契机
D.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