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随着深圳现代化城市规模的逐步形成,各种类型的案件纠纷大量涌现。为适应新形势,1987年以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设立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经济纠纷调解中心、第一个专门审理涉外、涉港澳台经济案件的经济审判第二庭、第一个专门审理房地产案件的房地产审判庭、全国第一个破产案件审判庭、全国第一个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民事审判庭等。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对深圳司法改革举措给予肯定,全国25个省市的多家法院来深圳学习经验。后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又设立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专门的立案机构——立案处。将原来各业务庭的自行立案权分离出来。到20世纪90年代末,深圳法院逐步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全面推进以公开举证、质证、辩论、认证、裁判为主要内容的庭审方式。

——摘编自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深圳法院的司法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深圳司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深圳司法改革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美国、与及大多西欧国家住房的有关资源与政策重点集中于低收入户,一般由最低收入的20%至50%住户不等。居民不论收入都享有居住在这些地区不单是存在于宪法的权利,而是有具体的法律条例阐述和保障,并有相应的行政部门执行及足够的经费支持。……至于中等及高收入户的住房需要,政府交由市场供应,只作出宏观的调控。管理的主体在政府,市场外还有社区及非营利组织。……这些非营利组织一方面较政府部门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集结一定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又容许居民作出近距离的监督和参与,可以较好的运作政府资助,切实的改善低收入户的居住情况。

——摘编自中国政府门户网站《低收入人士住房政策》

材料二   1949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该决定赋予了城镇房屋公有的性质,房屋并无进入市场买卖、流通的可能,当时在新房屋的开发建设方面,只有国家统一投资这一渠道。……1979年我国以西安、南宁、柳州和梧州四个城市为试点,国家统一建设房屋,允许出售新建住房。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1982年政府为了鼓励公民购买公房,推出了新的措施——国家、单位和职工按“三三制”原则承担购房费用。

——摘编自艾其茂《新中国六十年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美国家住房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住房保障制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024-05-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五”计划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由周恩来等主持编制的。该计划一面编制和开始执行,一面继续讨论修改,至1954年9月基本定稿。“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1978年以后,党和国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方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调整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规避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与高能耗等问题。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兼顾,处理好工业化建设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重要关系。飞速发展的工业化使中国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蜕变为制造业大国。

——摘编自徐坤、王智《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智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同之处。
2024-02-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东大学是抗战前全国仅有的十所国立大学之一。1935年第二届共毕业93人:中国文学系30人,外国文学系19人,数学系11人,物理系10人,化学系13人,生物系10人。毕业生的首选职业是中学教员,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共有5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中文系和外文系的学生大多选择做中学教员,少数则希望在行政、军事、银行或新闻业服务,还有3人希望服务于边疆的政治教育工作。数学系有9人希望担任中学教员或在行政机关工作。化学系有11人选择从事化学工业技术工作,有2人希望担任中学教员。物理和生物学系的学生则多数希望进入学术机关或者从事技术工作,只有少数愿意成为中学教员。

——摘编自王勇忠《民国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

材料二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9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据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山东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人才需求的特点及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可以拓展我们对职业规划的哪些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日本政府正式推行“废藩置县”政策,颁布《户籍法》,次年进行首次全国户口调查,开始编制全国性户籍。《户籍法》规定“户籍旧习错综复杂,在于按照族属而不按地域编制,虽有遗漏而不便检查。此度编制之法采用臣民同等,华族、士族、卒族、神官、僧侣乃至平民,均按照地域编之”,“以其居住之地专收无遗漏为宗旨”,“根据各地方的土地的基本情况划分区域,以区为单位,各区设户长掌握其辖区内户数,人员生死出入等详细情况”。居住在同一地的家族全体成员为一“户”,“户主、直系长辈、户主配偶、直系晚辈、旁系亲属均须记录在册”。户主是家族之长,一户之主,家族成员按照尊卑、男女、长幼顺序记载,无论入籍、除籍、转籍均需户主申报。

——摘编自王鹏飞《近代日本户籍制度的建立与变迁》

材料二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城镇化发展,国家开始了户籍制度改革历程。1984年《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颁布,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户籍严控制度开始松动。1997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意见通知,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摘编自李丹阳《新中国70年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演变历程、逻辑与趋向》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日本近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对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变革趋势及其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户籍制度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之际,北方战乱的影响与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持续增长,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

——摘编自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人口南迁的表现,并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定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


(1)“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
(2)根据张裕公司的变化分析国企改革的意义。
2023-12-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不仅表现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重要著作中,而且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摘编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摘编自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践创新。
2023-08-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项南,从小受革命家庭的熏陶和中央苏区环境的影响,11岁任文坊少年先锋队队长。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792月,任农机部副部长。

1980年,项南调福建省工作。在主持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坚决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省里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开拓性思路。针对福建的特点,果断地提出改变福建落后面貌的“山海经”战略;支持和鼓励为国有企业“松绑放权”;大力扶植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和排头兵;大力加强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关系与合作,形成了侨胞踊跃到闽投资办厂、办学的大好局面。1984年,邓小平到福建视察,项南建议把厦门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建议将沿海域市全面开放。邓小平回京后,中央很快作出了决定。沿海14个城市对外开放,厦门特区扩大为全岛。他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足迹遍布八闽的山山水水,深受福建人民的爱戴。

1989年后,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经常深入冀、鲁、闽、皖、苏、赣、陕、甘、宁等老、少、边、穷地区调查研究,同当地干部群众商量脱贫致富方案,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项南简历》


(1)根据材料,概述项南同志的主要历史贡献。
(2)从项南的人生经历中能看到共产党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2023-06-17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村改革并非来自领导层的“事先”设计,它发端于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恶化而产生的“自救”,普及于领导层的“允许”和合法性“追认”。大规模的改革是在1982年“1号文件”下发之后展开的,1980年底到1983年初,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所占比重由14.9%提高到了93%。农村的改革,无论就其改进生产效率,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言,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以最有说服力的现实变化,冲击了传统体制的合理性。

——摘编自杨启先、石小敏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

材料二: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国家经委推广山东等省市的经验,将盈亏包干引入扩权让利改革,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1981年10月至1982年11月,国务院将完善经济责任制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责任制上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吃国家、职工吃企业“两个大锅饭”的问题。从1983年起,实行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的改革,即“利改税”改革。“利改税”规范了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国营企业由原来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使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46.3%上升为1984年的63.1%。

——摘编自李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因素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03-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