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我们必须教导他们(指苏联)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

材料三 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1)材料一中杜鲁门的主张体现了什么目的?举例说明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在经济领域实践这一主张的。
(2)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包含哪些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尼克松政府“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的观点,并对其作简要评判并说明理由。
2 . 学界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结盟运动的作用和影响,会因其作为“中间地带”的战略地位不复存在而削弱。但截至目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已达120个。不结盟运动成员数目的不断增加反映了(     
A.冷战在一定时期内的长期存在B.南北对话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速度加快D.第三世界国家存在共同利益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的。……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以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并概括美国的承诺。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与自身霸权地位下降紧密相关,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受到哪些“撼动”和“挑战”?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的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
2022-09-06更新 | 14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021-10-03更新 | 650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4年12月,欧洲九国首脑会议决定,将首脑会议定期化,后命名为“欧洲理事会”,作为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这样做有利于
A.世界两极对峙局面能够尽快结束B.消除日益增长的世界多极化趋势
C.欧共体内部对内和对外协调一致D.遏制来自迅速崛起的日本的冲击
6 . 二战后,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自约翰·W.梅森《“冷战”》

材料二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作出了哪些调整?
(3)据材料三概括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结合“冷战”后的相关史实举2例佐证福勒的观点。
7 .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7月28日的演讲中说:“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这表明当今世界
A.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B.日本企图复活军国主义
C.多极化趋势加强D.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8 . 如表为法国不同人物关于“欧洲联合”的主张。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时间人物主张
1306年法国外交家杜布瓦为了避免战争,建立“基督教共和国”
15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建立由欧洲国家君主委派代表组成总理事会
1713年法国思想家圣·皮埃尔提出《争取欧洲永久和平方案》,建立“欧洲联邦”
1932年法国外长白丽安“法国和德国和解”,建立“欧洲联邦”
1950年法国政治家让·莫内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并对西欧其他国家开放

A.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B.法国和对德政策上一直主张和解
C.欧洲联合的思想早已出现D.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
2021-04-16更新 | 20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9 . 1971年7有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发表讲话,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这表明(     
A.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放缓B.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格局
C.美国于冷战中处于不利地位D.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利于综合国力提升
2021-04-02更新 | 25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B.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2021-03-20更新 | 24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