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021-10-03更新 | 650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6届重庆万州区第二高中高三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2 . 美国政治家基辛格曾说过“马歇尔计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美国和西欧的关系需要)进行痛苦的调整,需要耐心,需要敏感。”影响基辛格这番言论的最重要因素最可能出现于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2021-08-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1986年美、日、西欧力量对比图占世界的比重(单位:百分比),对图中所蕴含的国际关系最准确的认识是

A.道出了世界多极化的实质
B.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
C.反映了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
D.美国霸主地位丧失
2021-01-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4 .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发表谴责美国侵略越南的讲话;中法建交前夕,为了保密,戴高乐派遣特使富尔绕道柬埔寨、印度前往中国访问,商讨建交事宜。这表明当时
A.国际形势逐渐缓和B.法国意图脱离资本主义阵营
C.法美关系面临崩溃D.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021-01-22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课题中发现,一战二战时期西欧都是深受战争的影响,但二战后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这主要得益于(     
A.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推动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保护
C.欧洲一体化区域组织的迅速发展D.世界银行的资金保证
2020-12-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图中两导弹分别指代美国和苏联,导弹下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漫画主要揭示了
A.美国与西欧结盟抗衡苏联B.德法走向联合抗衡美苏
C.欧洲走向联合的外在压力D.法国具有强硬谈判姿态
2020-12-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意、日战败,英、法遭到削弱,唯独美国大发战争财,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强国。据资料显示,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这种一枝独秀的压倒优势,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提供了基础,使得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确立自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材料二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历史上一直有着密切的各方面的交流与往来。加上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比较容易向着共同的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同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其他区域性组织或集团的发展相比,当它们需要更大程度地培养成员国的政治、社会、文化认同感时,欧洲国家的共性似乎就成为它们走向联合的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原因。为了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指出“欧洲国家的共性”有哪些?二战以来欧洲在经济方面走向联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020-10-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高202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说明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即将被取代B.雅尔塔体系即将瓦解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9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大量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和钢铁等商品。在美国反倾销威胁和强化限制要求下,1956年起,日本被迫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出口总额限额等减少对美出口纺织品:从1967年到1978年,日本钢铁业被迫3次自主限制对美出口。这反映了当时
A.日本仍受美国的经济控制B.区域集团化进程加快
C.资本主义阵营已彻底瓦解D.国际贸易自由化加强
10 .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国家出现就有了国际关系。它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40年代欧洲大事记

                                                   
1941年11月美国通知苏联《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
1943年11月美苏英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由美、英、法、苏联分区占领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英对苏联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法德两国尽管都是以基督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近代都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但却是世仇宿敌。且不说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上千年的敌对,仅近现代法德之间便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交战。二战后法国担心德国东山再起,威胁自己,主张把德国建成像1871年以前那样松散的联邦,但遭到了美、苏的抵制。之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德国进行了社会改革;法德也认识到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冲突与对抗不利于欧洲的强大和各自经济的发展;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此,l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两个民族达成了谅解,言归于好,l963年两国还签订了合作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二战后法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关系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会见后的记者会上,回答了凤凰卫视记者的提问,两位外长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中韩的愤怒和欧美的不满,各自表态。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中国和韩国有民众感到被(参拜行为)伤害了,(安倍)首相对此表示歉意。我们现在会注意他的表述言辞,而对于中国和韩国也要保持对话,注重对话的重要性,首相也会继续解释澄清他参拜的动机。

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我们清楚的表达希望中国和日本的关系越来越好,这两个(亚洲)大国应当成为友邦,这需要尊重历史的同时,尽量的让过去的过去,要寻找这样的一种平衡。

——摘自凤凰网


(3)依据材料三,法比尤斯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与岸田文雄有何区别。你认为当前的中日关系可以从法德关系中借鉴什么?
2020-08-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六校2013-2014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