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为王安石变法中的相关内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王安石变法(     
法案内容
青苗法责成县令、县佐于借贷时亲自与者长、户长一道检视,防治“吏缘为奸”
方田均税法方田官员亲自检验之后,官府还得慕人复算,又立方帐、庄帐、甲帖、户帖,防止“隐户漏
税”“产去税存”等弊端
A.注重变法措施的落实B.加强了三司的财政权
C.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D.造成严重的冗官现象
2 .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蜒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
2024-06-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悝),尽地力,为疆君。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先富有而后推让。……有国疆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这一记载可用于说明(       
A.国家政治变动促进经济发展B.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政治变革改变社会文化风尚D.经济发展助推国家走向统一
4 .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下诏,在全国实施均田法。大量无主荒地属国家所有,分配给人民耕种。十五岁以上男子授田四十亩,女子授田二十亩。同时规定,奴婢也可领种土地,授田数与平民相同。这一做法(     
A.动摇了世家大族割据基础B.推动了南北民族大交融
C.使封建生产方式得以扩展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前期,百官没有俸禄,对于地方官,朝廷只问其能否上交一定数量的租调而不管他们对地方的搜刮。太和八年(485年)朝廷“始班俸禄”,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百匹者死”。实行均田制之后,官员可以得到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但“卖(职分田)者坐如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俸禄制的实行杜绝了官员贪赃枉法       ②改革措施有利于整治吏治
③纸币成为官府的主要支付手段             ④官员们可以取得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5-3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
6 .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秦国以军功赐爵受田的做法更是打破了世禄、世业的传统秩序,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B.世卿世禄制度完全崩溃瓦解
C.官僚政治产生发展D.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2024-05-3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水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秦国规定东方各国来秦的移民可以享受免税免租的优惠,任其开垦荒地;同时,对秦人采取奖勤罚懒的法治,用严刑峻法来处罚惰农。这一做法(     
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破产B.加剧了各阶级间的对立情绪
C.有力维护了土地国有制D.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
8 . 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任命坞主(豪强地主)为宗主来代行地方行政权力。486年,朝廷采纳李冲建议,“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大率十匹为公调,二匹为调外费,三匹为百官俸……。朝廷此举(       
A.旨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B.增加了自耕农的赋税负担
C.受到了租庸调制的影响D.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2024-05-3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隆庆元年四月,户部尚书葛守礼上疏,直言北方地区与南方地方的情况不同,不适宜推广“一条鞭法”。此后陆续有官员上书,反对在北方实行“一条鞭法”。这表明“一条鞭法”的推广(     
A.受北方官员一致反对B.缺乏实施的群众基础
C.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D.存在教条机械的现象
10 .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埏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均田制”推行的历史时段,并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