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0 道试题
1 . “土地私有化的进行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增长,奖励军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推行县制不仅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更有利于减少贵族对财政的截留”。该材料探讨的是,商鞅变法
A.使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B.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C.满足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D.使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021-10-27更新 | 39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于制度创新》

材料二: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
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材料三:为了解决当时的“积贫”问题,王安石的指导原则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中小工商业者发展,从根本上巩固并扩大税源;强迫逃避税负成性的大地主大商人和特权阶层多交税费,强迫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市民、未成丁、单丁、女户、佛寺道观和官员家庭交纳免役钱。

——摘编自姜锡东《“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

材料四: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内外交困的清朝政府对其经济政策作了调整。核心是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清政府在采取措施维持、改造和扩张国家资本的同时,也放宽了对私人资本的限制,鼓励和允许他们在一些领域中的发展,个别的还给予一定的资助与扶持。

——摘编自徐卫国《论甲午战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改革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3)指出材料三中王安石变法是如何解决“积贫”问题的。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经济政策调整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
2021-10-25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有关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叙述中,可以看出
西汉司马迁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历史叙述无法反映历史的真实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
C.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研究要辨别史料的真伪
5 .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实行什伍连坐
C.奖励耕织
D.按军功授爵
6 . 《韩非子·定法》中提到:“(商君之法)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据此可知
A.军功爵制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B.商鞅的军功爵制存在弊端
C.韩非子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D.秦人具有强悍尚武的性格
7 .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2018-07-24更新 | 833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其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B.瓦解了宗法制度
C.加强了地方统治D.扩大了统治范围
2020-06-22更新 | 443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六国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2020-10-09更新 | 478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记•商君列传》中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 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贵,无所芬华”商轶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贵族的等级爵制B.破坏宗法血缘的关系
C.抑制宗族贵族的势力D.扩大政府的人才来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