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

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B.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
C.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D.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
2023-07-13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B.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
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文献记录着人类社会演变的足迹。

材料一   2002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湘西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土了(甲)3万多枚秦简牍,主要是官署文书。文书格式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时刻构成,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登记及转运书等。(乙)简牍的时间是公元前222年至前210年。(丙)书写字体和楚国字体风格相距甚远。下图为我国发行的《里耶秦简》邮票。(丁)左边秦简内容为“乘法九九口诀”。

有的同学结合材料   和所学,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材料
结论
秦朝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湘西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才纳入秦的管理范围
秦始皇在楚国旧地推行了“书同文”的政策
秦朝已将乘法口诀运用于农业生产


(1)请指出材料与结论对应准确的序号。如果要使其他序号的材料和结论准确对应,应该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对结论进行怎样的修改?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二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2)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019-07-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下学期北京首师大附中下期末高二历史试题
4 .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将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如图为北魏迁都路线示意图。关于北魏迁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有利于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C.解决了封建统治危机D.有利于推动北方的统一
2023-11-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493年,北魏孝文帝将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如图为北魏迁都路线示意图。北魏迁都(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有利于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C.解决了鲜卑族统治危机D.推动了黄河流域再次统一
2023-12-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与戊戌变法相比,长达十年以上清末新政,无论就这一改革所导致的社会动员的广度和深度而言,还是新政各项政策在社会和地方各层面产生的消极和积极的后果而言,它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新政运动在教育、军事、财政、法制、路矿、实业、地方自治和立宪政治各方面的广泛展开,引起了各阶层相当激烈的反应和政策思想冲突。

——摘编自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四:如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新政的历史功过。
(3)据材料四,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启示。
2022-10-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北魏的疆域及迁都示意图》,北魏孝文帝迁都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巩固统治
C.实行移风易俗的改革D.以洛阳为中心进而统一全国
2021-11-19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代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首都:文明·创新·示范

材料一   十五年,“经始明堂,改营太庙(改变了鲜卑族的祖先崇拜观念)”。十六年,“告谥孔庙”。十七年,“车驾发京师,南伐……仍定迁都之计”。十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

——摘自《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二   孝文帝在魏晋都城的旧址上,遵从《周礼》的规划格局营建洛阳城,改变了秦汉以前宫殿、苑囿的分散布局,将其集中建在中轴线上,此格局显示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唐、宋、元、明、清的都城规划所沿用,还首创了里坊制的布局形制。

——摘编自《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

材料三   北魏时期的壁画


(1)依据材料指出3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概括北魏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   “首都”与“资本”在英文里是同一个词。1694年,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在伦敦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在伦敦发表。186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诗人普希金长期生活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1833年他创作了《青铜骑士》,将首都作为民族精神和意志的代表。亚历山大二世则在此颁布了《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第一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


(2)有学者提出,一个国家的首都往往是最富有活力的地方,人类历史上许多创新发生于此。依据材料四,结合17-19世纪欧洲史,论证上述观点。
要求:选择一个国家的首都,从多角度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材料五   下图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江西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为粉碎五次“围剿”紧急动员令》等文件在此发布。


(3)简述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地区的革命探索实践。

材料六   由于北京有800年建都史,依托东北地区的工业,背靠政权巩固的北方地区等诸多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它是建都的首选城市。


时间1949——1980年1980——20世纪末
城市定位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提出发展“首都经济”

补充
材料
1957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达46亿元,实现了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变。北京市工业总产值1980年为1952年的44倍,北京成为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1980年煤炭消耗量为1952年的30倍,钢材为14倍,水泥为321倍。1980年工业用水量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952年的45倍和40倍。
《长江日报》社论:向北京看齐
(1956年1月18日)
北京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我们已经在学习北京的经验……
首都经济的核心是以知识经济为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优化和提升第二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整理自《北京由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北京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研究》等


(4)①概括20世纪后半期,北京城市定位的调整情况。
②围绕“北京城市定位”,结合国内外形势,在延续和变化两方面各选一项定位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完整,逻辑清晰。
2019-04-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 下 一模 文综历史试卷 B版
9 . 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北魏的疆域及迁都示意图

材料三: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北魏的疆域及迁都示意图》,结合地理、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分析北魏孝文帝为何选择洛阳为新都? 其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3)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