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维新变法前后,一些英美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大力鼓吹变法,他们将西学、西教、西政说成是三位一体的,中国采西学,行西政,必须学西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传播宗教是西方列强主要目的B.君主立宪制受到社会广泛支持
C.西方列强认同中国的变法活动D.部分西方人意图影响中国内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戊戌变法史》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内,先后发布的诏令谕旨就有184条之多,涉及到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官员、变革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之间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材料表明
A.变法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B.维新变法准备不足没有远见
C.光绪帝和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脱离国情无法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自1895年3月起,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和多年心腹杨锐常驻北京,为张提供各类政治情报和办理各项事务;1898年春,杨锐与刘光第联手,说服大学士徐桐保荐张之洞召京,以制衡翁同献;“戊戌政变”后杨锐被捕,张之洞动员各方面关系积极营救,甚至因杨的遇难迁怒黄遵宪。据此可知
A.张之洞全力投入维新变法B.维新变法承载了多方诉求
C.杨锐代表了旧官僚的利益D.维新变法中派系泾渭分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一些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不顾士民反对坚决废除科举B.各省督抚大力支持维新变法
C.着手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取土制度
5 . 1895年11月,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参加者主要是一些赞成变法、未秉实权的士人及中层官员,同时得到朝廷中帝党高层官员和李提摩太等英美民间人士的帮助和支持。据此可知
A.维新变法运动有一定社会基础
B.维新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维新运动得到社会各阶层支持
D.维新运动得到西方国家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戊戌变法时的改革措施曾规定:“小学堂毕业者作为生员升人中学;中学堂毕业者作为举人升人大学;大学堂毕业者作为进士,授予官位。”同时还规定只有大学堂的在校生或者毕业生才可以教书。这样一来,普通士人阶层既不能做官,又不能以教书来维持生计。这些规定
A.使戊戌变法失去--定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C.是造成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D.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7 . 有学者认为,“变”是甲午战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议题,统治集团中的主要人物都在开始思考变法的问题;维新变法中的两派斗争不是“变”与“不变”的斗争,而是谁来变,怎么变以及变什么的分歧等。这说明维新变法具有
A.复杂性B.开创性C.彻底性D.阶级性
2021-07-0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8年9月在国内形势日趋紧张之际,维新派决定求助在华列强,分别由容闳联络美国使馆,梁启超联络日本使馆,康有为联络英国使馆,但无一成功。这反映出
①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②维新派对帝国主义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③列强和清政府之间的关系难以撼动
④列强不希望中国走上富强和革新的道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改革选官制度的重要性。百日维新时期颁行的 法令规定,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这一法令的颁行

A.废止了传统的科举制度B.揭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C.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声浪D.开启了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
2021-05-15更新 | 77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改革是对旧体制中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的革除和变通。戊戌变法时期,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体制是
A.科举制度B.行省制度C.封建专制D.外交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