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1 . 1841年,在沙角、大角之战中,清军共战死277人,另伤重而死5人,受伤462人;英军受伤38人,无死亡。钦差大臣琦善在奏报伤亡情况时,不得不逢迎帝意,宜称清军官兵奋不顾身“接仗四时之久”“共计剿杀夷逆汉奸六百余名”。这反映了晚清(     
A.军事实力增强B.专制体制的弊端
C.政治腐败严重D.战略战术的失当
7日内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849-1852年上海贸易发展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1849年-1852年上海贸易发展情况表
进口出口
年代船只数吨位价值(美元)年代船只数吨位价值(美元)
184924982975725918492598771358182
18503715308803818185034144642100506
185154276341216922185153266974615533
185266387602094971185270405927980747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经济侵略
C.对外贸易具有优势D.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在遭受一系列侵略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全力抗争。如图为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至十二卷》

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紧扣材料所示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4-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史观不断发生变化。如表是中国学者将历史研究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后史观变化的统计。

时间学者著作史观
1849徐继畲《瀛寰志略》“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对中国中心论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谬论。
19401949周谷城《世界通史》反对“欧洲中心论”,用全局来考察世界历史。
1962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
2023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和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史的史观变化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4-08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拉美,最早而且可能是最关键的对现代化的抵制来自乡村。在19世纪前半叶,政治混乱和不便的交通运输使土地价格维持在低水平。19世纪中期以后,自由主义者力图打造一个小农阶级,他们相信,这个小农经济将能仿效英格兰和美国榜样形成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两者的基础。但他们打碎天主教教会地产和土著村社共有土地的努力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因为这些财产的很大一部分不可避免的最终被政客和大地主所获得。一些国家特别是阿根廷和墨西哥,将公有土地赠送给有密切政治关系的人,这进一步提高了土地集中程度。并非人人都接受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是好事的观念,除了对侵扰地方特有权利的中央政权极端不信任外,还存在一系列其他抵制现代化的原因。在许多场合,乡村居民用暴力反抗现代化。

——摘编自[美]谢里尔·E.马丁马可·瓦塞尔曼《拉丁美洲史》

材料二   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农村社会转型存在着难以弥合的矛盾冲突。众所周知,历史地看待中国农村社会,虽然朝代不断更替、贫富状况和生活方式各异、习俗也有所变化,但农村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观长期以来却没有多少根本变化,广大农村的自给自足与自得其乐状态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然而,随着近现代以来的西方思想冲击与文化浸透,也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结构的根本变化,乡村社会的超稳定性被打破,阶层利益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摘编自赵秀玲《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难度与治道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和拉丁美洲现代化道路的相似性。
2024-03-2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024·山东淄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58年,湖南巡抚骆秉章谓:“道光初年,每银一两尚止易钱一千三四百文,自后渐次增长至二千文,近更增至二千三四百文。农民以钱易银,完纳钱漕。”这一现象(     
A.缘于商品经济发展B.激化了社会矛盾
C.便于列强资本输出D.扭转了贸易逆差
2024-03-25更新 | 272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清政府开始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军事上无论战败还是胜利换回的基本是耻辱性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表达了国人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但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国家对临时政府的支持,临时政府承认了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北洋军阀政府时期,为了借款充实财政,袁世凯向列强出卖盐税主权;迫于日本压力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蒋介石政府主要把战略重心放在国内的“剿共”上,对日本侵略的态度经过了“妥协纵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四个阶段;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得到美国的支持,和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正是由于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发展利益,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摘编自罗志峰《中国近代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经历的阶段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政策不同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演变带来的启示。
2024-03-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了两大举措:一是在条约规定的港口引入关键的海关系统;二是按条约实行值百抽五税率以及实际执行更低关税的贸易政策。这(       
A.实现了晚清海关管理的现代化B.维持了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局面
C.降低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成本D.加速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化进程
9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那场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说明那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C.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D.中西文明间存在的差距拉大
2024-01-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1842—1856年中英双边正当贸易总值变化情况图。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当时(     
A.中国保持对英经济竞争优势B.近代民族工业抵制外来商品
C.协定关税未对外贸产生影响D.英国对华侵略诉求日益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