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论述中国近代史的某个历史事件时说道:“它给中国几千年高度发达却又不易变化的农耕文明、专制政治一记重锤,使它改变了原来的轨迹, 纳入到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文明进程的历史拐点。”这位学者论述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020-04-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中英贸易中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对照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物单位1843年前旧税率(%)1843年后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比(%)
棉花24.195.5677.02
榫纱13.385.5658.45
头等白洋布29.936.9576.78
二等白样布32.536.9578.64
本色洋布20.745.5673.19

A.中国海关管理权的丧失
B.大量英国商品运销内地
C.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英国商品免交内地税
2014·上海·高考真题
3 . 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B.广州
C.上海D.福州
4 .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晚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2018-12-2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世纪40年代初期,广州的对外贸易约占全国贸易总值的50%以上,到19世纪60年代初期,其对外贸易总值已降到约占全国贸易总值的25%左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禁政策的限制B.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C.洋务运动的兴起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018-06-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实验中学高2019级高二下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拄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欧洲由于采用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

——(美)R.R.帕尔肤《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欧洲的政治思想、科学、哲学、文化风尚和人民也广泛散布于全世界,对现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的典范。

——(美)R.R.帕尔欲《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1800~1900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

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
欧洲28.1%34.2%53.2%61.3%62.0%
中国33.3%29.8%19.7%12.5%6.2%

材料四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的哪些历史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17、18世纪欧洲风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变化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2018-11-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史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未曾中断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所隔绝。这种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的很好,能供养数量可观的人口。汉朝拥有5950万人,明朝时1亿多,超过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中国还存在着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与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征召有才之人较之西方所依靠的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四千年中中国人发展起一个独特的自治社会。这一社会以农业为基础,由地主和官僚统治。这一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社会。从1514年开始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陆续来到中国,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这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明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变化的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震撼远东和全球的表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这样描述近代中国开埠通商以来的历史变化:“这些埠口,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的泻入,渗开。……于是,两千年来的清一色变成了斑斑驳驳的杂色。”
结合史实论证“两千年来的清一色变成了斑斑驳驳的杂色。”
2016-11-2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上海市八校高三3月阶段测试联考历史试卷
10 . 有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意味着外国在华活动的加剧,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